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青年人尴尬笑着,对内其他人闻言忍不住大笑:“富贵是富贵,却不是某等这般人能享受的富贵。”
“昔年某等当兵做卒时,每年也不过到手二十余贯,若是去了州治、道治的消金窟,勉强也就享受两日富贵罢了。”
“辛辛苦苦操演,朝不保夕的过着日子,每年也不过二十余贯。”
“如今屯田伐树虽然辛苦些,但每年却能存得个三十余贯,日子总归比在中原时好些。”
“没错,屯田府内还有社学,免了家中孩童的束脩,如此好的日子,放在曾经可看不到。”
眼见众人越聊越多,领头的汉子便打断道:“好了,今日不过伐了两棵硬木,先将划给某等这片林子中的硬木都砍伐再说吧。”
见领头汉子这么说,其余人也纷纷闭嘴,开始搜寻硬木并开始费力的砍伐。
原本这些砍伐的树木都是留在原地,但自从三年前李阳春在钦州、广州等地以都司名义置办了不少家具和造船厂后,岭南道的木头便都有了去处。
这些伐树的屯兵,原本砍伐树木没有什么补贴,也是后来李阳春提出给伐木的屯兵补贴工钱。
硬木每棵每人补贴二十钱,软木十五钱,较好的紫檀、黄花梨等树木则是五十钱。
只是伐木虽然赚钱,但屯兵们却不能全年伐木,还需要照料屯田。
此外,岭西蛮荒却也不是说说的,鬼郅吸血吸得厉害,神不知鬼不觉的就能将人吸血致死。
每年适合伐木的时节,也只有十月初到来年正月元宵这三个半月的时间。
三个多月的时间里,老手能赚个二十余贯,新手也能赚个十余贯。
论起日子自然不差,如果加上屯田折冲府发出的俸禄,以及他们屯田税后的产出,赚个三四十贯并不困难。
正因如此,从三年前开始便有许多百姓开始踊跃报名加入岭南道的屯田折冲府。
这种情况,岭南道也算独一份,毕竟境内水路众多,方便运送木料,且迁入岭南的许多百姓都有门手艺傍身,加上中原对质地好的家具和木料着实紧缺,所以才造就了如今的盛况。
在这寒冬中,屯兵们不断砍伐树木,然后奋力在树木倒下的地方挖掘滑沟,用树木的枝干在滑沟内铺设滑道。
待做完这一切,沉重的树木通过滑道滑到山下,紧接着便被那些屯兵中经验老道的木匠根据质地品种不同,利用滚木将这些树木运往就近修建的木仓内阴干或窑干。
尽管树木被砍伐下来,但依旧需要等待数个月的时间,然后才能运往就近的钦州贩卖。
这些木仓内的树木都需要登籍造册,派快马发往都司衙门,此处也不例外。
随着年关将至,各屯田折冲府内木仓和屯田的情况也被送抵广州,而身为岭南道都督的李阳春,自然需要将其过目。
“七百多座木仓,这些木头若是卖给江南的船监或制成家具贩卖北上,起码能收获二十几万贯,都督府能拿到最少十五万贯,来年买耕牛的钱便有了。”
都督使司衙门内,相较几年前更为成熟的李阳春如此说着,而在他手下当差的袁袭也笑道:
“今岁开辟荒田五十四万余亩,且又新置三处屯田折冲府于岭西,想来明年垦荒还能再创新高。”
“这些都是国公您的功劳,想来陛下知道后会十分高兴。”
大汉开国后,李阳春得封越国公,是以都督使司上下皆称呼他为国公。
对此李阳春并未阻止,毕竟他本就是国公,而对于袁袭的这番说辞,他个人也十分受用。
他治理岭南已有十年,如今岭南人口近三百万,耕地近两千万亩,许多曾经的土官羁縻州,如今都成为了流官治理的直州。
这份功绩放眼全国各处都是相当值得赞耀的,他没有理由在自己人面前还要自谦。
“在陛下面前,还是需要自谦些的。”
李阳春说话间提起手中毛笔,表情庄重的在奏表上缓缓落笔,而袁袭也不敢出声打扰。
一刻钟后,随着李阳春提笔放在旁边的笔架并长舒口气后,袁袭才继续开口道:
“田州(百色)的平原已经清理了三万余亩荒地,明岁应该能继续清理出更多的荒地。”
“若是不出意外,洪武十一年便能变为熟田,产出数万石粮草用作军需。”
大汉日后将会收复大礼的事情,虽说普通百姓并不了解,但西南各司高官却十分清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