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田小苗照例当观众。
她仰着脖子,盯着舞台,可思绪飘向了远方。
再过两个月,她也满十八岁了,成了真正意义上的青年。
在紧张忙碌中,迎来了一九六二年。
新年伊始,有很多工作要做。
上面召开了七千人大会,总结经验教训,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
接着,对公社核算做了改进,进一步明确生产队作为基本核算单位,30年不变,提高广大农民开展集体生产的积极性。
(注1)
政策下发后,田秋山很激动。
以前怕有变化,这一下吃了定心丸。
他召集社员们开大会,嗓门抬得老高,唾沫星子都喷出来了。
“社员同志们,以后不搞平均主义了,不吃大锅饭了,自家生产小队搞得好,就能多打粮食,多分红……”
社员们交头接耳,也很兴奋。
为了种好责任田,想了不少法子。
犁具要换新式的,犁得快,效率高。
水浇地要扩大,这样才能保证收成。
还有家庭副业也要搞起来,养猪、养鸡、养鸭,公家统一收购,自家也能改善生活,还能拿到集市上销售,换几个零花钱。
农村干劲十足,自然有收获。
到了夏收时节,夏粮喜获丰收。
一个是精耕细作的结果,一个是老天爷开眼,风调雨顺。
多打了粮食,就能多分口粮。
完了公粮之后,田老汉家分了二百多斤小麦。
这可是头一回啊,他跟袁氏算半个劳动力,能分到麦子就心满意足了。
这一回,家家户户都蒸了白面馒头。
先尝尝味道,以后再省着点,能吃到来年夏收,正好接上气儿。
夏播过后,稍有空闲。
农村干部开始了轮训。
一个是对政策的领会,不能跑偏了。
另一个是提高农业生产水平。
“怎么种地,看起来很简单,其实学问大着呢!”
灌溉、种子、化肥、农药等等,农业技术专家讲得头头是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