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在边疆地区开垦荒地,搞机械化大农场。
培育良种提高亩产,推广玉米、红薯等高产作物,还有农药、化肥也开始使用。
一切都是围绕着粮食展开的。
山区机械化程度低,就从水浇地上下功夫,多灌溉农田,就能多收粮食。
田小苗看着报纸,思考着。
在生产力低下的情况下,集中力量才能办大事。
八十年代搞农村承包责任制,是建立在完善的农田水利设施的基础上,靠着良种、化肥、农药,还有机井、水电、灌溉等,才发挥出了效力。
没有这些,单产提高无从谈起。
而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种子培育不是一年两年就能完成的,而是靠着五年、十年、甚至二十多年的艰苦努力,是几代人咬紧牙关创造出来的。
集中力量办大事,也唯有集体才能做到。
没有什么“一包就灵”
的奇迹。
看看周边邻国,六十年代水稻亩产三四百斤,二十一世纪了还是老样子。
这就是差距,从未有过创新,也从未有过农业改造,就像时光停滞了,停留在了落后的农耕年代。
围绕着农业,国家做了很多安排。
按照原定计划,城镇人口要继续减少,上半年减了700万人,下半年要减少450万人。
机关单位也在精简,该合并的合并,该裁撤的裁撤,计划精简94万人。
(注2)
这个力度非常大,进一步减轻了农村压力,也缓解了城市粮食供应紧张问题。
而减少的城镇人口,大部分回了农村。
国家给了补贴和安家费,从此靠种地养活自己、养活家庭。
有无奈,也有怨言。
可为了长远发展,不得不为之。
到了七月,一年一度的高考开始了。
跟去年不同,今年高校进行了合并,大、中专院校减少了一半,招生规模也大幅度缩减,竞争压力很大。
好在柳冬生足够优秀,军事院校提前选拔,就被挑中了。
体检合格、政审合格,只要文化课过关,就能被录取。
一连考了三天。
柳冬生下了考场,很有把握。
按照他预估的分数,即便不上军校,也能被其他院校录取。
可他的理想是当一名军人,就像父亲那样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