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第556章 年关将至飞雪紧1(第3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关锦璘嘿嘿笑道:“恐怕还不如唐朝和宋朝,唐朝、宋朝那时候全国人口没有过亿;人均土地100多亩,而亩产也高得吓人;关中道小麦亩产秦汉、唐宋时平均已经超过00斤,高产田达到500斤!”

一顿环顾四周道:“可你们知道现在关中道小麦的亩产量吗?”

银子、尒达、猴子、刘小头四人摇摇头都说自己不知道。

关锦璘振振词严道:“关中的小麦自民国建立后亩产还不到秦汉、唐宋时期的一半,一般均产为百余斤,高者一百七八十斤;最低的兴平县只有10斤,只及秦汉亩产量94.5斤的40.7%,其差距之大令人惊叹!”

银子问:“师傅这么一说,我们终于明白现在人为什么这样穷;最重要的是地里不打粮食,你看那些从外地逃荒到天宝的难民;一个个脸上都有菜色!”

关锦璘眼睛里充满泪水,道:“我们无脸面对祖宗呀,粮食亩产如此低,日本人还来捣乱;民众的生活岂能不苦!”

扬扬手臂道:“倘若细察关中各县极端最低产量,其差距就更令人吃惊。

华县199年种植小麦4.万亩,平均亩产只有可怜的4.7斤;渭南县民国二十四年(195年)种植小麦50.60万亩,平均亩产88斤。

这和古代高产样板田的近00斤产量相比有天壤之别令人难以置信,但这是调查人员调查出来的准确数字无庸置疑;是古人夸张了?还是后人倒退了?抑或另有原因很是令人深思,历史发展了二千年怎么还会出现这样低的产量?还得我们好好的探讨和研究!”

银子四人把关锦璘和他们围着火盆谈论国事称为“火盆论事”

火盆论事熬过1940年的冬天后,银子号召猴子、尒达、刘小头各自动脑筋,改变火盆取暖这种既笨拙、又不安全的取暖方式。

刘小头嘿嘿笑道:“银子姐姐,小子在上海乞讨那些年天冷了就在大街上生堆篝火围在跟前取暖,上海的楼堂宾馆取暖的好像也不多!”

猴子说:“小弟没有说错,上海是南方,南方冬天一般没有取暖实施;取暖只有北方才有啊!”

刘小头嘿嘿笑道:“可上海的冬天湿冷湿冷,把人几乎冻死个球咋就不能有取暖设施?”

银子听猴子和刘小头婆婆妈妈,蹙蹙眉头道:“不要扯淡,大家想办法改变寝室的木炭盆子取暖设施;扯那么远干甚?”

尒达呵呵笑道:“银子姐姐,其实这事简单得似一!”

银子瞥了尒达一眼,冷哼一声道:“尒达又吹牛皮,事情简单得似一?给你个二谈谈设想!”

尒达微微一笑,站起身子在地上踱着步子道:“见过烧火炕吗?我姥姥家就有火炕,我娘烧火炕时尒达蹲在跟前看——给炕洞里塞上柴火点着燃烧,火炕一晚上热嘟嘟不凉;我们就利用炕洞的原理来改造师傅的火炭盆子如何!”

银子拍手叫好:“这个主意好,没想到尒达还真有心思!

接着往下说,如何利用炕洞的模式改造木炭盆子取暖!”

尒达面露难色道:“尒达只能说这么多,往下想不出来了!

要不这样吧!”

尒达提高嗓音道:“我姥爷和舅舅都在城里,把他们两人请过来看看!”

尒达的姥爷康平顺和舅舅康青蛙是马车运输队的,全年的运输任务已经完成;这些天在城里猫冬。

尒达找见他们说明情况,姥爷和舅舅还有尒达爸爸莫天伟,尒达的娘康素素全都赶过来了。

莫天伟做过国军团长,在国军58团改造过冬季的取暖设施;看过关锦璘的寝室后,立即设计好改造方案;竟是地下供暖设施……(未完待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葛先生的一往情深开局签到武当山人仙武帝高门主母穿成豪门女配大佬从娱乐模拟开始邪王嗜宠:无赖小公主上瘾无限灾难生存从亮剑开始的战争系统外室美妾电竞大神太高冷,想撩!诸世大罗我是大渣男[快穿]从火影开始签到云端的世界I云之星魏武侯电影世界交换师我家野王是国服大佬支教五年,大明成了日不落帝国王者荣耀:打游戏成世界首富当钓系beta意外怀孕后从四合院开始的旅行邪王宠妃:绝色娘亲腹黑宝贝小白骨我快亏成麻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