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第2章(第5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而沧浪亭一经建成便有园林的格局,这从苏舜卿的诗文中可以印证。

当今之世,诗人是最贫穷的一群,几近文丐。

古诗人的日子好过一些。

因为他们并不把写诗作为职业。

他们多半都是官员,有固定的俸禄。

所以,古诗人中,虽然有杜甫、杜荀鹤这样的贫穷者,大部分诗人,都过着赏花吟月的贵族生活。

但是,能够建造私家园林者,却又是屈指可数的了。

那么,苏舜卿究竟是在怎样的一种情况下,能够建造起这座沧浪亭呢?

苏舜卿,字子美,四川中江县人,曾祖苏协随孟蜀降宋后,授光禄寺丞,知开封府兵曹事,举家便迁到了开封。

祖父苏易简,父苏耆,皆进士出身的官员。

也都是名噪一时的文人,都有文集刊世。

开封乃宋朝的首都。

苏耆当过开封县令,这职位相当于今天的北京市长。

苏舜卿生长在这样一个官宦世家中,不知饥馁冻饿为何物。

且从小浸淫典籍,浏览书乡,是一个比较典型的贵族子弟。

苏舜卿所处的时代,正处于宋朝的上升期。

除西夏的入侵使西北边境屡有战事外,国内基本稳定。

但朝廷内革新与守旧两派的斗争,却须臾没有停息。

苏舜卿二十二岁因父荫入仕,当了一个太庙斋郎的小官。

当年,因玉清宫毁于大火,皇上想修复,苏舜卿便向当朝的仁宗皇帝献上了一篇《火疏》,反对修复。

内中有这样一段:

楼观万叠,数刻而尽,诚非慢于御备。

乃上天之深戒也。

陛下当降服减膳,避正寝,责躬罪已,下哀痛之诏,罢非业之作,拯失职之民,在辅弼,无裨国体者去之,居左右,窃弄权威者去之,精心念政刑之失,虚怀收刍荛之言,庶几灾变以答天意。

二十二岁,从今人的角度看,还是一个乳臭未干的毛孩子,可是偏偏不知天高地厚,竟敢教训起皇帝来。

这种“好为帝者师”

的举动,一方面说明苏舜卿的幼稚无知,一味地持才傲物,只想出风头,而不知人情的凶险;另一方面说明当时的士风还算健康,君臣之间的关系也还比较宽松。

不然,这样高标准的“毒草”

是绝对不可能出笼的。

即便出笼,其下场之悲惨也是可以预料的。

苏舜卿没有因为这篇《火疏》受到任何打击,五年后,他反而顺利地考中进士。

说明仁宗当时的政治还算清明。

兹后,苏舜卿还给皇帝上过《乞纳柬书》和《诣匦疏》。

文笔更加疏狂,批评的口气也更加严厉。

特别是后一疏,甚至指名道姓批评一些皇上跟前的近臣,尸位素餐,虚庸邪谄。

皇上一天到晚和艺人混在一起,歌舞享乐,心志荒荡,政事不亲。

这样的批评,不要说用在皇帝与辅臣身上,就是一般的人,恐怕也很难接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拥有火影系统的我才不是男孩子网游之金刚不坏限定暧昧我家别墅穿诸天韩警官快穿之宿主又秀恩爱啦成为影帝私生女之后说了多少次,别管我叫大哥!小可爱被偏执男神叼走了我的修炼能加速我活了几万年从大学学霸到首席院士我的修炼变质了奶爸:退圈后我种田养娃封神之灶王爷奋斗史亲子鉴定师末世重生小娇妻重生文娱洪流年代文作精女配她不作了沉醉不醒在惊悚世界无限开挂僵尸:我又被九叔挖出来农女的诰命之路海贼之白银王权者妻子的报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