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鄄”
与“甄”
的混淆使得甄妃成了《洛神赋》的主角,也成全了后人传说的美丽爱情故事。
刘禅装疯卖傻是最高生存智慧
刘禅装疯卖傻是最高生存智慧
说起刘备的儿子,小名叫做“阿斗”
的刘禅,人们总把他与“扶不起”
相联系。
在世人的心目中,刘禅是平庸昏聩之君,不管是罗贯中的《三国演义》,还是市井的平头百姓,对刘禅的印象始终是碌碌无为的庸主一个。
更有甚者称之为“亡国之昏君,丧邦之庸人”
。
“乐不思蜀”
的故事,似乎更加证明阿斗的“扶不起”
。
历史上的阿斗真的扶不起吗?他真的是个昏庸、愚钝甚至有些弱智的君主吗?
从史籍的记载和当时的历史情况来看,有人认为,刘禅虽然不是英明神武之君,但也不是一个完全懦弱无能的人,他起码拥有中等的智慧,
一、具有大度量。
刘禅17岁继承帝位后,依据刘备临终前特意叮嘱:“当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
于是“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
,所有的事情刘禅都“按丞相说的办”
。
对于大权独揽的诸葛亮,刘禅也做到了凡事谦让,“以父事之”
。
随着刘禅年纪渐长,按照汉代朝廷的常规,诸葛亮应当逐渐地将大权交还给刘禅,可是,诸葛亮仍紧握大权。
这些刘禅都无怨言。
诸葛亮带兵出外征战,对已年满22岁的刘禅依旧不放心,特派心腹董元为侍中,统宿卫亲兵,“监管”
刘禅。
对这些,刘禅一让再让,他不想引起国内的政治混乱。
不仅如此,在北伐的问题上,刘禅的头脑也非常清楚,诸葛亮急于北伐的时候,他规劝说:“相父南征,远涉艰难;方始回都,坐未安席;今又欲北征,恐劳神思。”
尽管诸葛亮置自己的规劝于不顾,但北伐决议一旦形成,刘禅还是全力支持诸葛亮的北伐。
诸葛亮用人失误,后主安慰说:“胜负兵家常事。”
等诸葛亮打了胜仗,后主刘禅适时恢复诸葛亮的职务。
诸葛亮病死的消息传来,刘禅连日伤感,不能上朝,竟哭倒于龙床之上。
当灵柩运回时,刘禅率文武百官,出城二十里相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