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第15章 与李白对饮(第1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虽然,我游过许多山,但因未到峨嵋,与人谈起山时,仍不免气馁。

久欲探峨嵋,却因为各种原因,一直未能成行。

这遗憾一直伴我度过了二十世纪的八十年代、九十年代。

这漫长的二十余年,峨嵋山中的暮鼓晨钟总是在不紧不慢地敲响,佛光与圣灯也总是在有意无意地展现;裟椤花开着,绝珍的美人红也每年撩人一次。

而我,却早已告别了朝气蓬勃的青春岁月,游山的兴趣,也从奔跑傲啸变成了踞坐一块顽石,静静地、静静地看着花开花落,云起云飞。

古人咏峨嵋山,留下许多佳作。

这些名篇,都曾是我寒夜佐酒的佳肴。

其中,最让我喜爱的,是李白的《峨嵋山月歌》与《听蜀僧浚弹琴》两首。

第一首是他二十五岁的作品。

峨嵋山的半轮秋月,送我们诗人上路,开始他一经起步就永不停歇的人生壮游。

每当吟诵这首诗,我的眼底就会浮起一条一千二百年前的青衣江上的行舟。

峨嵋山如此之大而行舟又如此之小,这种极富颠覆性的乡愁,的确让李白难受了很长一段时间。

第二首诗,是李白离开峨嵋山三十年后的作品,咏叹再三,我禁不住还是要把它抄录出来:

蜀僧抱绿绮,西下峨嵋峰。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遗响入霜钟。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这诗,李白写自安徽宣州的敬亭山。

他在这里邂逅了三十年前在峨嵋山中认识的和尚广浚。

他乡遇故知,何况在两鬂斑白的暮年。

广浚解下了背囊中的瑶琴,只轻轻一拨,久违的峨嵋山,原版的一峰一壑,一花一叶,又都在蜀国音乐的旋律中生动地再现。

闲话半天,读者还以为我这是在山外谈山。

其实,这会儿,我正在峨嵋山息心岭下的万年寺中。

这寺的前身,即唐代的白水寺,广浚和尚是白水寺的高僧。

寺左有一水池,即白水池。

峨嵋山十大景中,就有一个白水秋风。

秋之于山,犹如十八岁之于少女,是最绚丽多彩的季节。

白水寺之秋,大概最能代表峨嵋山的韵致了。

在霜钟破晓的十月,站在白水池畔,看狮子岩边,天池峰上,钵盂山前,功德林中,处处的层林,都是色彩的交响乐。

熟透了的西瓜瓤似的枫叶,胭脂色的岩桑,金箔一样闪光的银杏,苍郁的扁柏,翡翠般的古楠,还有水白蜡树组成的一片一片的灌木林,在深浅不一的绿色中盛开着抢眼的小白花,如同无涯的碧波中翔舞着成千上万只缟素的鸥鸟。

这铺展在无尽岗峦峰谷中的燃烧的秋色,面对它,你的内心会突然掠过一阵惊悸,太美的风景,也会把人灼伤。

一千二百年前的某一个晚上,或者,某几个晚上,广浚和尚就是在这白水池畔,面对四山合围的醇厚秋色,用他闲雅的琴声,招待我们旷代的诗人李白。

三秋的桂子不焚而香,绕膝的秋风,比爱人初洗的秀发还要爽滑。

此情此景之中,广浚十指如飞,弹奏出一曲又一曲悠美的旋律。

如秋风,在万千红叶间簌簌踱步;如芳醪,令人不醉不止。

从李白诗中看,广浚属于那种大气魄的且有着幽玄境界的艺术家。

在我来看,这两点也正是峨嵋山的特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都市奇门医圣我的师门有点强海贼:巴基求求你当个正经法师吧柯南之从聊天群开始我在伟大航路上靠基建当新皇绝品神医混都市斗罗之雷神传说混在妖尾的魔导商人娇娘春闺我上我真行咸鱼穿成年代文炮灰[快穿]我变成了修真洞府替嫁医妃硬核宠夫海贼之白银王权者快穿后白月光她在线发糖影视世界学才艺快穿之后女配无解了超虚拟世界穿成农家福宝小甜妻刺客之王霸天龙帝怪兽电影宇宙穿成咸鱼女配,她靠巅峰系统爆红乾隆继后我不配(清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