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第15章 与李白对饮(第5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答案只有一个:这座草堂是后人盖的。

从第二节里列举的历代重修情况来看,基本上都是官府所为。

这样就引出了第二个有趣的问题:我们的官府,为什么在杜甫生前如此吝啬,任其穷愁潦倒。

但在他死后,又要如此大费财力,不厌其烦的修缮、扩建这一座已没有杜甫的杜甫草堂呢?生前穷愁死后荣耀都达到了极致,这究竟是荒诞的黑色幽默呢,还是原汁原味的中国特色?

前面已经讲过,诗在中国,首先是一种生存方式,其次才是艺术。

且不说官场的附庸风雅已成痼疾,就是天生龙种威加四海的皇帝老儿,同样也要往诗人堆中凑。

汉高祖刘邦与明太祖朱元璋,几乎是两个文盲,然而都有诗传世,刘邦的《大风歌》写得还不赖。

御制诗应算是中国诗歌中特殊的一种。

乾隆皇帝御制诗一万多首,这数量超过了历史上任何一位大诗人。

尽管中国的统治阶级爱好诗歌,但爱诗与爱诗人是两码事。

历史上,爱诗人的皇帝不多,但给诗人制造苦难的皇帝却枚不胜举。

远的不说,就说开创新中国的毛,他自己是一位优秀的诗人,可是,这并不妨碍他无情打击胡风、艾青等数以万计的诗人、作家。

统治者为巩固自己的政权而残酷迫害手无寸铁的文人,从来都不会有道德上的障碍。

基于以上考虑,漫步在这杜甫草堂中,我的确产生了“诗人独自话凄凉”

的感觉。

仅就园林而言,杜甫草堂堪称西南胜景。

以八十高龄来游草堂时,说:“来成都没到杜甫草堂,就等于没来成都。”

我不知道这句话确切的含义是什么。

既可以理解成对杜甫的推崇,提示国人不可丢掉了忧患意识。

又可理解为对这一片园林建筑的赞美。

是的,田舍农居风格的草堂,如含蓄淡远的水墨画,有着闲逸的韵致。

特别是1996年动工兴建的茅屋景区,曲水林塘,莫不充满杜诗的意境。

在洞庭湖上客死孤舟的杜甫,绝对想不到,他靠友人赞助而建起的流寓蜗居,竟然被改造成锦城佳构,从而吸引了八方权贵,万国衣冠。

仅从这一点看,诗人的荣幸,此地可称为“海内孤本”

我在草堂中时,正值暮春,烟雨濛濛,园中游人熙攘。

我细心观察,游人最少的地方,是杜诗碑林。

啊,他们并不为寻诗而来,像游鱼唼喋浮萍,他们需要的是这里春光的溪流,娱情的小径。

细心一想可以理解,在中国历史中,诗人是一种时尚。

而在当今,在利益追逐成为社会首选的今天,诗人早已变成了社会中的边缘人物。

再没有人愿意欣赏铿锵的音韵,更没有闲人来倾听诗人的诉求。

尽管这诉求发自心灵,注满忧患,也不借助于语言暴力。

但是,仍不会吸引人们的注意,因为,产生于情感的诗,毕竟离铜臭太远。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空躯从至尊系统开始无敌神奇宝贝之超神训练家一世唐人食物链顶端的猛兽签到从遮天开始丧尸他后妈黑暗侵袭,我的职业是光喵系帝少和薄荷管家的生存游戏从选秀冠军到全球巨星覆汉斗破乾坤,龙王求亲请排队当上帝重新开始进化木叶之药剂狂魔我与诡异称兄道弟超凡世界的资本恶魔穿成反派的病美人妹妹[穿书]快穿之宿主又秀恩爱啦苍穹之上精灵之我有一个精灵芯片督主大人是个妻管严如意事好运的九零年代卖油娘与豆腐郎没金手指照样无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