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第8章 孔子 第一位教师2(第3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他生活在社会、政治大动乱的年代,他竭尽全力改革世界。

他周游各地,还像苏格拉底那样,逢人必谈。

虽然他的一切努力都是枉费,可是他从不气馁。

他明知道他不会成功,仍然继续努力。

孔子说他自己:“道之将行也与,命也。

道之将废也与,命也。”

(《论语·宪问》)他尽了一切努力,而又归之于命。

命就是命运。

孔子则是指天命,即天的命令或天意;换句话说,它被看做一种有目的的力量。

但是后来的儒家,就把命只当做整个宇宙的一切存在的条件和力量。

我们的活动,要取得外在的成功,总是需要这些条件的配合。

但是这种配合,整个地看来,却在我们能控制的范围之外。

所以我们能够做的,莫过于一心一意地尽力去做我们知道是我们应该做的事,而不计成败。

这样做,就是“知命”

要做儒家所说的君子,知命是一个重要的必要条件。

所以孔子说:“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

(《论语·尧曰》)

由此看来,知命也就是承认世界本来存在的必然性,这样,对于外在的成败也就无所萦怀。

如果我们做到这一点,在某种意义上,我们也就永不失败。

因为,如果我们尽应尽的义务,那么,通过我们尽义务的这种行动,此项义务也就在道德上算是尽到了,这与我们行动的外在成败并不相干。

这样做的结果,我们将永不患得患失,因而永远快乐。

所以孔子说:“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论语·子罕》)又说:“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述而》)

孔子的精神修养发展过程

在道家的著作《庄子》中,可以看到道家的人常常嘲笑孔子,说他把自己局限于仁义道德之中,只知道道德价值,不知道超道德价值。

表面上看,他们是对的,实际上他们错了。

请看孔子谈到自己精神修养发展过程时所说的话吧,他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三十而立。

四十而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

六十而耳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都市奇门医圣我的师门有点强海贼:巴基求求你当个正经法师吧柯南之从聊天群开始我在伟大航路上靠基建当新皇绝品神医混都市斗罗之雷神传说混在妖尾的魔导商人娇娘春闺我上我真行咸鱼穿成年代文炮灰[快穿]我变成了修真洞府替嫁医妃硬核宠夫海贼之白银王权者快穿后白月光她在线发糖影视世界学才艺快穿之后女配无解了超虚拟世界穿成农家福宝小甜妻刺客之王霸天龙帝怪兽电影宇宙穿成咸鱼女配,她靠巅峰系统爆红乾隆继后我不配(清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