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第8章 孔子 第一位教师2(第4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为政》)

孔子在这里所说的“学”

,不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学。

《论语》中孔子说:“志于道。”

(《述而》)又说:“朝闻道,夕死可矣。”

(《里仁》)孔子的志于学,就是志于这个“道”

我们现在所说的“学”

,是指增加知识;但是“道”

却是我们用来提高精神境界的真理。

孔子还说:“立于礼。”

(《论语·泰伯》)又说:“不知礼,无以立也。”

(《论语·尧曰》)所以孔子说他“三十而立”

,是指他这时候懂得了礼,言行都很得当。

他说“四十而不惑”

,是说他这时候已经成为知者。

因为如前面所引的,“知者不惑”

孔子一生,到此为止,也许仅只是认识到道德价值。

但是到了五十、六十,他就认识到天命了,并且能够顺乎天命。

换句话说,他到这时候也认识到超道德价值。

在这方面孔子很像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觉得,他是受神的命令的指派,来唤醒希腊人。

孔子同样觉得,他接受了神的使命。

《论语》记载:“子畏于匡,曰:‘……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

(《子罕》)有个与孔子同时的人说:“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论语·八佾》)所以孔子在做他所做的事的时候,深信他是在执行天的命令,受到天的支持;他所认识到的价值也就高于道德价值。

不过,我们将会看出,孔子所体验到的超道德价值,和道家所体验到的并不完全一样。

道家完全抛弃了有理智、有目的的天的观念,而代之以追求与混沌的整体达到神秘的合一。

因此,道家所认识、所体验的超道德价值,距离人伦日用更远了。

上面说到,孔子到了七十就能从心所欲,而所做的一切自然而然的正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全职高手之世邀赛同人我要做阁老妙木山的塔姆仙人从精神病院走出的强者快穿女主是酒鬼神医嫡女:皇叔别乱来掌上娇卿娇宠控灵小王妃白月光男神对我心动了我在镇夜司打开地狱之门圣僧他六根不净地球人实在太凶猛了异世人生之精灵弓手我的师父是仙帝恶毒女配在修仙大佬坟头蹦世子很凶嫁给病娇王爷后,公主她总想和离一胎两宝:总裁爹地哪里逃神仙大佬也要被迫营业如意事坐拥满级空间后我在末世躺赢我能回档不死术修大巫天才反派的绝色美人妈重生了[八零]斗破从异火开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