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也就是说,这里的‘学优登仕’只说出了子夏一半的话。
所以,不能简单理解为‘书读得好就能做官’。
难道夫子让大家读书,只是想让读书人去做官吗?或者说,读书读得好,就是为了做官吗?如果真是这样,那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又从何谈起?”
“爷娘送我们来读书,或许并不指望我们日后能考取功名。
家父家母说,读书、将书读好,一是为了明圣人之理,学会好好做人,二是别做睁眼瞎,与人订立文书也不会受人欺负,这都与做官没太大关系。”
“当然谁家爷娘都希望孩子能考取功名。
朝廷设科举,就是为了从中选拔人才,今后能够为国效力。
将书读好,能够中举中式,就是“出仕”
,实际上是朝廷认为这些优秀的仕子,可以到各地去管理一方了。
授予官职,只是为国效力、为百姓服务的一个形式或工具罢了。
为了官职、官帽才去读书,才认为应该将书读好,是本末倒置了。”
“摄职从政,摄,有辅助的意思。
我的理解是,出仕的人,应该先从辅助性的管理职位学习从政、管理一方的经验,而不是直接参与国政。
朝廷三年一科举,这么多仕子,都无从政和治理地方的经验,只是多读了几年书罢了,一开始就有过大的参与国家大事的职权是不合适的,于国家社稷甚至是危险的。”
“简而言之,读书是为民服务、报效国家,而不是为了做官。
做官只是一种形式,不是目的。
但一旦做官,就要做像召公那样的好官。
这才真正达到了’学优登仕‘的目的。”
高希前世的学识发挥了作用,他的这一通高论,充分阐释了这四句话的意涵,而且别有新意,将为国报效、为民服务,以及读书的目的、做官的目的,都说得清清楚楚。
其间,还引用了《诗经》、《论语》和《大学》的内容。
整个学堂,登时鸦雀无声,胡老秀才和一干学童都张着嘴看着高希,忘了合上。
那个刚才厌恶高希坐姿的学童,根本就没听懂多少高希的话,此时就越发讨厌起高希来,下定决心要给他点颜色看看。
其他学童则震惊于高希居然能将《千字文》中的四句话解释得如此透彻。
看来,自己的《千字文》都白读了。
胡老秀才则完全没想到,疯了十八年的高希,只是自学了一两个月,居然对于蒙学读物《千字文》中的四句话,有如此深刻与独到的见解。
除了大明律,他居然还读过《诗经》、《大学》、《论语》。
胡老先生的下巴,带动下巴上的白色山羊胡,激动地颤抖起来:这下真的寻到宝了!
”
你,你,你你背诵一下千字文吧!
“胡老先生已经认定高希是神童,虽然这个神童年龄有点大。
学童们有些用期待、有些用怀疑、有些用妒忌的眼光看向高希。
”
我背不出!
“这样的回答,正与高希前世的答题风格相一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