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诗人代前言(第3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枣熟从人打”

、“药许邻人劚”

一类诗句也就可以看出。

愈爱人民也就愈憎厌官僚,所以他曾公开的说:“不爱人州府,畏人嫌我真。

及乎归茅宇,邻舍未曾嗔。”

在这漂泊的十一年中,杜甫生活仍然很苦,常常不免要逃难和挨饿受冻。

前人说杜甫是个“菜肚老人”

(宋·刘克庄《后村诗话新集》),实际上他往往是连菜也没得吃,而且也并不始于老年。

在他逝世不久以前,还因为逃难而挨了五天饿。

可贵的是他在生活上总是向人民看齐,觉得自己比人民还是好得多。

但是,不论怎样苦,也不论漂泊到什么地方,杜甫都是一刻也不曾忘记国家、人民和政治的。

比如漂泊夔州时,关于朝廷的消息,他就是问之于地方官的,所谓“朝廷问府主”

;有时也问之于过往的使者,所谓“相看多使者,一一问函关”

同时,也从不曾忘记或放松他的创作,在漂泊的十一年间,他写了一千多首诗。

他说:“他乡阅迟暮,不敢废诗篇!”

又说:“留滞才难尽,艰危气益增!”

正是诗人忠实的自白。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又呈吴郎》、《遭田父泥饮》、《诸将》、《秋兴》、《岁晏行》等都是这期最优秀的作品。

和前期不同的,是带有更多的抒情性质,形式也更多样化。

杜甫在四川漂泊了年,在湖北、湖南漂泊了两三年,七七〇年冬,死在由长沙到岳阳途中的一条破船上。

“战血流依旧,军声动至今。”

这是他对祖国和人民最后的哀念。

在人民被奴役的时代,却要作人民的代言人,待人的身后萧条,自不在话下。

八一三年,仅由他的孙子杜嗣业一收拾乞丐,才把停在岳阳的灵柩归葬僵师。

诗人的遗体还漂泊了四十三年。

从以上简单的叙述,我们已可看出杜甫和人民的关系和他如何接近人民的过程。

前人说:学杜诗“须是范希丈(范仲淹)专志于诗,又是一生困穷乃得!”

(清·吴乔《围炉诗话》卷四)不是没有道理的。

杜甫的思想,渊源于儒家,但由于他的接近人民的生活实践,对儒家学说也有所突破。

比如,儒家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杜甫却是不管穷达,都要兼善天下,儒家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杜甫却是不管在位不在位,都要谋其政。

前人说杜甫的许多五言律诗都可作“奏疏”

看,其实何止五律?儒家也谈“节用爱民”

,“民为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道长去哪了快穿海王女主有点野我在古代养娃日常封神之逍遥不二仙横练鸣人全民进化时代大国重器[快穿]长生:从被魔女强推开始虐文小可怜是怪物母巢[快穿]诸天:从放火烧唐三开始万界融合星全球降临:诸天争霸湘西异闻录重生原始时代守寡后我重生了重返2008年小良药都市极品仙师紫藤花游记修仙皇朝斗罗之圣剑使我靠背诵唐诗宋词飞升重生宠婚撩人抽卡救不了诡异世界大唐扫把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