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这样分工的目的是将责任明确到人。
几人又商量了一下分工,决定李思华出任党总支部的书记,除了军队的常委外,王武明任党务副书记,而冯百驹也成为常委。
冯百驹出任专区区长,李思华给他配的副手是以前淇澳岛的区长姚斌,他比较熟悉李思华关于社会和政府管理的思路。
党政军体系建立起来后,接下来就是土地改革、城市管理等重大任务。
李思华也告诉同志们,她正在酝酿一整套的方案,感觉基本成熟后,会提出来与大家仔细讨论协商,定案后再组织实施。
王武明和冯百驹会后都感慨良深。
两人都觉得自己就像个新手,暗暗下决心要抓紧时间学习提高,跟上李力胜同志的思路。
第31章建立海南革命根据地
李思华将建立情报组织放在了极重要的地位。
她其实有所担心,担心的自然是广东敌军的反应速度,在李思华部这个历史变量加入之后,还会等到明年3月才大举“讨伐”
吗?会不会提前了呢?尤其是考虑到攻陷文昌,对于国民党的影响。
毕竟,文昌是国母的家乡,当然也是蒋夫人的家乡,对于广东敌军的政治压力还是有的。
所以她准备做两手准备。
第一是全面强化广东的情报组织,现在组织有了比较充分的人力,这个工作就可以规模性地展开,党组织将在国民党重兵屯驻的广东各个城市,设置情报点,监控这些军队的动向;设置地下交通通讯网络,及时传递情报;在与海南通航的主要近距离的几个港口,尤其是徐闻、雷州、湛江的港口,设立长期观察哨,密切观察粤军出海的动向。
其它还包括对广东空军的监视等,她知道历史上广东空军在粤军“讨伐”
海南时,曾经出动轰炸。
情报组织的建设,是提前实践我党革命胜利的成功经验,发动群众,结合情报网络,让我们的眼睛无处不在,让敌人的行动无所遁形。
这是人民战争的信息战模式。
第二是加快炮兵营的训练。
她决心在2个月之内,要完成炮兵营的初步训练。
如果粤军在政治压力下提前出动,那么她对抗的杀手锏就是重炮。
留下海口区域,就是诱使粤军会首先登陆海口,这样其行军路线大概率可以被预测,到时候集中重炮火力,让这些粤军见识一下民国前所未有的火力!
这样的话,虽然她成型的部队,到时可能只有2个营多不到3000人(她考虑有1个营必然要应对地方其它方向。
),但即使敌军超过1个师,是一万多人而非历史上的四千多人,她也有把握一击而破。
当然,如果敌军真的还是3月来,那当然最好,届时她手里有一师加一团的雄厚兵力,敌人动员半个广东才可能对付她,应对粤军这第一次兵力不会太重的所谓“讨伐”
,自然是一盘小菜。
11月11日,“海南专区民主临时政府”
宣布成立,冯百驹、姚斌领导成立了政府组织。
现在这个“政府”
,其实还只有不到三十个人,大部分的“政府机构”
都还是个空壳。
不过大家热情高涨,李力胜同志说得好,我们先种梧桐树,然而再逐步选择凤凰入住。
每个人都身兼数职,推动着革命工作,先在文昌城区及附近展开。
李思华向来不屑于所谓的统一战线,她一直认为那是在面临共同的巨大压力面前,才有一定效果。
在多数时候,你如果讲究统一战线,那么一定是己方获得的短期便利,要用长期的十倍甚至几十倍代价来承担。
所以她设计的政策,除非没有别的办法,否则根本不考虑缓和的手段。
对文昌城区的社会阶层统计立即展开,文昌城区其实只有三万多人,大多还是临时性的,所以统计并不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