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冯百驹等已经将文昌城区的地下党员,逐一召回组织,还组织了一些进步青年,对文昌城区的每一个街区,逐家逐户迅速调查统计。
李思华对于这类城区总的思路是,按照士农工商,分类实施临时政策:
一、对于“士”
,其实就是与国民党关系密切的当地官僚吏员,一些后世“事业编”
的相关人员。
这类人中的权力者,全部逮捕改造,声誉差的,法办甚至枪毙;声誉较好的,教育后免职归家。
对于纯粹事务性的吏员,坚决法办和枪毙一批有劣迹的,其余的根据重要性,暂时替代不了的,监视使用;可以替代的,替代以我们自己的党员,或者选拔优秀的进步青年。
二、对于“农”
,包括地主和农民,地主自然是打击的主要对象,有劣迹的没收田产,惩罚过去的罪恶。
所谓声誉良好的,也必须解散奴仆,田产只允许保留每口人5亩地,多余的一律没收。
农民自然是依靠的对象,自耕农和上中农保持原样,鼓励和扶持耕作。
对于贫农,李思华会有一整套的策略在其后推出,要通过农场和合作社等模式,来实现集体化和基层组织化。
三、对于“商”
,这是李思华目前只能缓手的部分。
海南只是个海岛,商人的物资流通,对于根据地非常重要,现在只能是既控制又发展。
除了限制商业的种类、税收外,李思华还考虑用一些激励措施,来推动某些贸易的发展。
四、对于“工”
,目前其实只有一些手工业,文昌这里只有非常初级的“资产阶级”
,多数不过是手工业的工坊主,工人也是手工业者。
所以主要就是“立规矩”
,例如最低工资、工作时间限制等方面。
根据每天不断的统计和调研汇总,很快冯百驹他们就根据这一套思路,在文昌不断出台相关的政策,并以武力保证实施。
雷厉风行的行动力,其实也激励了一批有着社会改良理想的当地青年。
这样的一天天里,政府组织每一天都在完善,而文昌城也每一天都在改变。
主力部队的进展非常快,12日下定安,13日下琼海和屯昌,14日下万宁,15日攻克陵水,而16日则入山攻克琼中。
几乎是一日一城,毕竟这些地方的反动势力,几乎都是少量的保安团,所谓海南国民党的正规军,只有三十三团和二十二团,其实也不满编,装备也很差。
所以这些县城,往往兵力只有数百甚至更少,武器大多是非常陈旧的烂货。
攻克城区后,部队迅速分成小队,对区域内那些“豪强地主”
,即拥有武装家丁的地主坚决攻击,收缴武器,对于反抗者坚决镇压。
一时间,海南的“红潮”
震撼全岛,主要集中在海口的海南国民党势力,惶惶不安,拼命催促大陆的粤军出兵。
但哪有那么容易呢?这个时候广东军阀的两大巨头,李济深和张发奎,为了争夺广州,就差直接开战了,暂时都顾不上,而海南起义的消息,也开始在国内传开。
攻克各地,第一优先的事情,都是抓捕那些参与了几个月前,国民党在海南“四二二”
清党大屠杀的反动派,海南在422大屠杀中,共产党员和进步群众被杀2000余人,血泪斑斑尤未干,岂能不报?包括文昌在内,只要确证本人参与了422大屠杀的反动派,基本都被枪毙了,有些还是在当地“有声誉”
的士绅,曾经有同志建议,是否要放其一马?都被李思华强硬地拒绝了。
李思华强硬的个性,也第一次在海南的同志们心中,得到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李思华前世学习党史的时候,就对因为“统一战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