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所以李思华判断,原来历史上蔡廷凯部,直到3月底才开进海南“剿匪”
,而且只动用了4千多人。
这个时空,时间很可能提前,按照情报分析,大有可能1月底就出兵海南,都已经到了雷州了嘛。
另外,情报直接统计了该军的人数,判断应该有7千多人,估计是蔡廷凯将第10师全部兵力,除了少量留守外,都拉过来了。
这也可以理解,海南这面逃亡的土豪劣绅,会向他提供信息,至少会让他比起原时空,要警惕一些。
她思考着,这一次广州事变后,张发奎就会因为要在政治上交待,短暂下野、赴日躲避,而后其所属军队,很快就会被李济深与桂系的联军击败。
但其后李济深被陈济堂排挤,陈济堂成为广东军阀之主,赫赫有名的南天王。
但这个支持蒋介石的南天王,上台后即陷入与桂系的战争之中。
1930年更是参加了从5月到10月的著名“中原大战”
。
因此,如果打败了蔡廷凯部,海南很可能赢得几年的发展时间。
具体是从1928年到1930年。
三年的时间很宝贵,足以让海南形成坚固的根据地,不惧未来陈济堂可能的围剿。
更何况,如果美国计划得以成功,那么谁剿谁还不一定呢。
所以,这一次的反围剿,一定要打出军威,痛击蔡廷凯,争取消灭其主力。
让其它的广东军阀,发现这是一颗砸不烂的铁疙瘩,想要进兵围剿,就可能会付出极其惨重的代价。
这些军阀,都是一些无利不起早之徒,硬碰硬的事情,不是到了无可奈何的时候,是不肯做的。
一战立威后,对于民国中央的围剿指示,多半就会避重就轻,敷衍了事。
当然,根据地这几年,也要以发展为主,必须低调。
李思华立即召开了高级干部和参谋部的联系会议,通报了相关情报,并着重说明了她的分析和思路。
与会同志同意了她的预判,会议主要考虑了反围剿的战术策略。
最后决定:
一、文昌必然是敌军的第一个进剿目标,因为不仅距离海口比较近,更主要的是,根据地机关和总部目前主要都在文昌,所以必然是敌军的首要目标。
二、因此,我们应该力争在海口到文昌的路上,打一场预设战场的伏击战,发挥我们炮群的优势,一举重创敌军,打散敌军部队,然后在追击中尽量消灭全部敌人。
之所以不做包围的企图,是因为新军尚未完成训练,实际可动用的兵力有限。
三、动用兵力为:军事训练中的一个营中,抽调半个,而在7县区的一个营中,每个县区只留一个班,负责地方部队的继续训练,地方部队要先行警戒起地方,其余大半个营,全部抽调回文昌,而炮兵全体集中文昌。
这样加上本来在文昌的一个营,以及特种大队,运输连等,全部兵力大约有三千人。
四、战场的选择:预设战场早就进行过勘察,计划设在骑神岭附近的路上,这里路面相对窄,而路两边都是缓坡地,有一些树木,能够形成一定掩护。
地形并不是那种兵学上的绝地,敌人的警惕性虽有,但不会过分。
两边部署炮群,可以形成两面夹击的居高临下之势。
数十挺重机枪,则同样沿着路的两边丘陵上布置,全部都要挖掘隐蔽炮位和枪位阵地,以形成突然袭击。
五、前置诱敌:文昌的地方部队要部署几场“败仗”
,他们要用几百人,装扮成普通赤卫队的样子,土枪土炮地对进军中的敌军进行多次骚扰,每次在敌军反击之下拼命逃跑,所以要求选择体力好的、能跑的参加。
六、特种大队:要针对敌军可能提前派出的侦查人员,尽量无声地消灭,避免过早惊动敌军,或者被敌军搜索到我们的埋伏。
如果他们做个样子,并没有认真搜索,那么宁可先放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