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第66章(第3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所以其目的很明显,就是想利用加仑在中国的巨大威信和人脉,来确立苏联与西华之间的关系。

对于李思华来说,她对于加仑并没有很多参与北伐的同志们那样的尊敬的感情。

加仑只是代表苏联的利益,当初他确实为北伐做出了贡献,可他回国以后呢?他之所以在回国后飞黄腾达,是因为他率领4万余人的苏联特别远东集团军,击败张学良的东北军,打赢了中东路战争。

在加仑击败张学良后,乘胜进占了满洲里,炸毁了中东铁路隧道,对铁路沿线的通讯设施进行了破坏,还击沉多艘中方战舰,并扣留了一些民用船只。

在1929年的11月6日,苏联方面逼迫张学良签署了城下之盟《中俄伯力草约》。

最后中东路事件,以东北军方面接受苏方提出的恢复中东铁路中苏共管的原状、双方释放被俘人员而宣告结束。

这一次战争中,加仑基于对中国国情、军力充分掌握的指挥和筹划,当然是起了关键作用,他利用对中国的了解,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伤害。

苏联的这一次战争,无疑是一次具备帝国主义以强凌弱色彩的侵略性战争,加仑的所谓正义、所谓对于中国人民的感情,又在哪里呢?说到底,他是苏联人,他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苏联自身的民族利益,虽然加仑不会知道,在1938年他会被斯大林处决。

既然各自为了自身的民族利益,西华与苏联之间谈什么感情呢?大家基于各自利益,能合作就合作,不合作就拉倒。

想让我们听从苏联的指挥,一边呆着去吧。

李思华专门召集了政治局会议,将她对加仑的了解以及对苏联的意图判断,清晰地进行了阐述。

实际上,她也是在警告一些同志,不要因为与加仑的交情,而在我党以及民族、国家的利益上让步,会议安排,由主席和周恩来,负责与加仑的谈判,李思华自己不会出面,她仍然有身份保密的必要。

4月底的重庆,春光明媚,26度左右的气温,让人感觉很舒适。

不过加仑心事重重,他对于接下去与主席的沟通,心里其实已经不抱太大希望。

斯大林同志之所以派他来西华,他是很清楚需要达成什么目的的。

苏联已经敏感地判断,由于中共的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过去的那种共产国际领导中共的情况必然会改变。

西华已经拥有4省之地(西康省这个时候并未成立,所以西华占据的大部分西康地区纳入四川),形成了在民国非常大的地方势力,如果他们积极地要与莫斯科取得联系,不会是太困难的事情,而到他出发为止,根本没有任何西华联络苏联的情况,这当然不正常。

在他出发前,对于自己的使命是很有信心的,斯大林交待他的使命,主要是搞清楚西华现在的情况和政治局的领导格局,祝贺中国同志们的胜利和发展,表达苏联愿意扩大对西华的各方面支援,以帮助中国同志尽早赢得在全国的胜利。

当然最关键的,是试探能否恢复共产国际对中共的领导,当然未来共产国际对中共的领导,肯定不会像以前那样的直接,必须尊重中国的同志们嘛。

他的信心来自于,1935年的苏联,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苏联在1928~1932年,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工业中生产资料生产(即重工业生产)年均增长28.5%,消费品生产年均增长速度也达11.7%,工业产值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由48%上升到了70%,已经成为工业大国。

尤其事关国防的军事工业、重工业、化学工业,规模已经仅次于美国。

这样的发展速度,举世无匹。

苏联已经形成了对自身社会主义建设的高度自信。

不要说是1935年,在三年前的1932年,苏联的工业规模就已经大大地超过了英国和德国,用指数来比较的话,1932年苏联为187,英国为101.3,德国为79.4。

这是任何一个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任何一个历史时期,都没有能够做到的。

其实并不仅仅是人们印象中的重工业高速发展,在这个阶段,民用的消费品生产也在高速扩张,1935年苏联首先取消了面包和面粉、米的配给制,后来又取消了按定额发放的其它食品的配给制。

在建国18年后,苏联终于几乎告别了票证管控制度。

在1935年的春天,苏联甚至对于资本主义最发达的美国,都已经开始存在某种蔑视,1932年9月的《幸福》杂志估计,美国有3400万成年男女和儿童没有任何收入,这几乎是人口总数的28%。

而且这个报告根本没有统计正在另一种地狱里受难的1100万农村人口。

如果不是苏联对于美国工业设备的大规模采购,美国将有更多的资本家会破产。

苏联的成就与大萧条期间的资本主义社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甚至让美国当时的很多知识分子向左转,赞同苏联的知识分子甚至在数量上,可能超过了右派。

威廉.艾伦.怀特把苏联称为“世界上最令人感兴趣的地方。”

而一向反苏的威尔.罗杰斯则说:“那些瞧不上眼的俄国佬,……他们的办法真了不起啊。

……国内人人有工做,想一想这多好。”

另一个后世的著名右派,斯科特.菲茨杰拉德斯,当时也在阅读马克思的著作,并且写道:“为了要革命,也许参加共产党是必要的。”

很多后来对苏联极为仇视的欧美知识分子,在大萧条期间,却开始对苏联模式顶礼膜拜。

总之,1935年的苏联,环顾全球,颇有一种“风景这边独好”

的强大感觉。

所以,加仑怎么会不自信呢?西华还不过是一个非常落后国家的地方势力,苏联凭什么不能领导他们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重生之我要当有钱人渣男洗白指南[快穿]悍妻种田有空间贵嫁总被隐藏BOSS一见钟情学霸型科技大佬锅影忍者悠闲修道人生午夜手札永恒国度逃荒不慌,农场系统养崽致富忙末日:小姐姐没了我怎么活超神学院武道天使之旅农门大佬带着空间去种田不良人:谁还不是个李唐后裔大明:爷爷,我不想当皇上啊当咸鱼进入逃生游戏后华娱之我即是天命霍格沃茨的幕后大佬汉冠足球豪门突然成仙了怎么办狂妃傲苍穹:帝尊宠上天!我是大渣男[快穿]诸天黑化从火影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