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陕北的同志们这些年苦苦支撑,陕北红军之首的谢子常因为积劳成疾,在今年2月不幸逝世。
刘志丹神色变得深沉,说道“可惜子常啊,没能等到这即将光明的一天。”
大家都不由得低下头来,欢庆的气氛为之一敛。
其实又何止是谢子常?多少同志,都牺牲在了黎明之前。
从1927年到1935年这8年,共产党走过了何等的艰辛岁月?
拭去对牺牲同志的伤感,很快,气氛又热烈起来了。
年仅22岁的席中迅,是陕甘边特委中最年轻的领导同志。
他笑着对中央代表说:“大家都对我们的西华根据地非常好奇,代表你给大家伙说说呗。”
确实大家都非常好奇。
1934年11月后,蒋介石调集陕、甘、宁、晋、绥五省6个师30个团约5万军队,计划对陕甘边、陕北根据地发动第二次大规模“围剿”
。
在谢子常病逝后,刘志丹挑起了总指挥的重担,他调集红二十六军主力北上,与红二十七军会师,组成了有2100余人的西北红军主力兵团。
但正在这个时候,敌军却突然撤军去汉中应付西华军去了,所以从2月至6月底,陕北红军接连攻克了安定、延长、延川、安塞、靖边、保安6座县城,使陕甘边和陕北根据地连成了一片,形成了广大的西北革命根据地,队伍发展到5000余人。
陕甘边的同志们既为革命苏区的扩大而自豪,也深感自身力量的薄弱,陕北的红军还是太弱小了。
所以这个时候,得到中央西华军的大动作信息,内心的喜悦,真的是不一般。
随着中央代表的讲述,大家感到在听一个传奇故事。
李力胜同志广州建军,出海建立海南根据地,利用自身的经济“天才”
获得了天量资本,采购美国武器建立大兵团,在缅甸歼灭6个英印师,逼迫全球霸主英国议和,建立缅华根据地;然后以秋风扫落叶的雄姿横扫云贵川,一举建立西华,其中包括歼灭5个中央军的师,接应中央苏区红军的湘江战役,中央重组设立西华政治局……,他的语言仿佛化作了一幕幕画面,在同志们的脑海里流淌。
代表最后用了李力胜同志在最近的一次讲话中的一句,作为叙述的结尾。
他说:“对于我党自1921年建党14年以来的奋斗,李力胜同志有一句总结,那就是我党这14年的历史,就是流不尽的英雄血、数不尽的忠魂冢。”
大家都为这句话喝彩。
“说得好,正是流不尽的英雄血、数不尽的忠魂冢!”
刘志丹大声地感叹了一句,他的眼眶,又不禁有着泪光。
多少同志牺牲了,又不是铁石心肠,内心怎么会不沉痛,只不过平时要将这些情绪都压在心里。
席中迅心潮澎湃,中央代表的到来,不仅是带来了陕西即将解放的重大喜讯,而且让陕北根据地正在兴起的“极左”
路线半途而择,这可以挽救无数同志,本来面对北方局的极左路线,他正感无力,原来北方局就是在瞎指挥,他们失去了和中央的联系,还在用莫斯科共产国际那一套。
李思华前世的历史上,陕北根据地内遭“左”
倾路线的危害,许多优秀的党员、干部、知识分子和下级军事指挥员被枪杀、被活埋。
中央红军是1935年10月份到的陕北根据地,如果晚到4天,很可能包括刘志丹和他席中迅,都会被处决。
现在是1935年的6月,中央代表提前4个月联系上了他们,那一场极左思潮的危害,还没有发展到空前的地步,这个时间差,拯救了很多陕北的同志。
陕北和陕甘边准备接应西华军入陕甘的行动,开始迅速展开。
在1935年初夏的这几个月,西华军尚未入陕甘,但各地的风云渐起,各地有点见识的人都注意到天要变了。
浮躁、激动、仇恨、无奈,各种情绪,在不同的人群中酝酿。
7月12日,川陕公路修筑完工,完工典礼之后,工程指挥部就看到了他们此生难忘的景象,雄师数十万,各种坦克、牵引火炮,无数卡车构成的铁流,从川陕公路一路向北。
“这就是民族的武力!”
总指挥忘情地将他的帽子抛向空中,周围的工程师和工人们集体欢呼。
李涯呆呆地看着北上的铁流,心里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滋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