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第121章秦岭烽火(一)
王一哲看着紧急抢挖掩体中的士兵们,神色严峻。
自从明确了西华大军已经进入汉中,67军就进入了秦岭布防。
这其实是他们并不熟悉的战斗方式,在东北哪里会有这样的地形呢,士兵们是怨声载道,确实艰苦。
作为军事将领,在他考察过秦岭的地形后,他对于抵御西华的信心,其实要比张学良和杨虎城都要强,当然他完全是从军事的单一角度看的,因为秦岭确实险峻,不利于西华军那样的“重兵集团”
用兵。
67军主要负责散关方向的防御。
散关其实是最后的防线,他们防御的,其实是一整条路,即本来国府打算修筑的宝汉公路(西汉公路的南段)。
这条路,从陕西方向过去,是宝鸡经过益门堡,过清姜河到散关,然后从散关攀爬秦岭,经过秦岭顶、酒奠梁、柴关岭这3座两三千米高的险关,然后开始下行,进入留坝县,再经武关驿、马道、青桥驿,出褒谷口,抵达汉中。
所以在他看来,西华军要沿此线进攻陕西,是非常困难的,作为防御方,他在超过230公里长的山路上,至少有5个非常险要的地形,可以构成严密的防御,使得西华进攻非常困难。
西华要过这“五关”
,非得付出极大的代价不可。
西华军的第一关,出汉中进入褒谷口,很快就会碰到出汉中的第一道关,鸡头关。
千古以来这里就以易守难攻著称。
这里是大巴山,以石灰岩为主的地基,在亿万年侵蚀下,造成异常险峻崎岖的凌乱地形。
而且不仅是鸡头关的险峻,现在西华军要渡过褒河,连桥都没有,这条山中河流,通常要宽50米左右,而且水流比较急,没有桥的话,大部队几乎无法渡河。
原来靠的是栈道,但他早已安排部队摧毁了栈道。
单单这第一道关,王一哲就觉得即使是自己站在西华军的角度,也会非常头疼。
这样的地形,西华军的重炮根本运不上来,虽然听说他们单兵设备很不错,但毕竟67军依仗着非常具有优势的地形,西华军要艰难地仰攻。
至于渡河,他现在都不知道西华军会如何解决,这是绕路都解决不了的。
第二到第四关,就是柴关岭、酒奠梁、秦岭顶这三座两三千米的高坡,这里居高临下,坡度很大,士兵攀爬困难。
最后的第五关,当然就是散关。
虽然大家都说散关天险,但他个人觉得,其余四关也不逊于散关,说实话,如果西华军能够过得了前4关,那么最后的散关,其实都不用打了,还有什么意义呢?
所以在军事部署上,他几乎将67军的兵力,都部署到了前4关,而将散关的防务,交给了另一个军。
他的目的,就是厚集己方兵力,于前4关阻击。
如果这样都打不赢,67军就已经交待了,对少帅,他和兄弟们都尽力了。
他真正忧虑的,是东北军不耐久战,不要说士气了,就是武器弹药,都是很缺乏的,从东北逃亡出来,东北军的军备就从来没有丰厚过,这一次还是少帅发狠,从别的军中,硬是调了一批过来,让别的军敢怒不敢言,不过他也问心无愧,老子打的是最难的仗。
而且这样险峻的路,后勤补给是非常吃力的,到时候粮草运不运得上来,也是个重大问题。
陕西今年大灾,粮食本来就缺。
所以他最担心的,就是西华军不拍牺牲,一点又一点地把东北军磨死,如果是这样的打法,东北军未必吃得住。
而且这样就结仇结深了,他知道少帅还是想最终和谈的,东北军经不起进一步的消耗了。
他自嘲地笑了笑,这几年哪有一天不难的?先坚持吧。
7月14日,西华军“接管”
了汉中城,城内早已没有守军,乱成一片,我军特战单位提前进城,清除了一些趁火打劫的地痞流氓,让城市安静了下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