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一旦生病,就可以宣告这个可怜的家庭完蛋了。
160万人口的北平市,赤贫的人口至少超过了50万。
这样的北平有什么美丽可言?又有什么眷恋可言?余润群的内心发誓,我们一定要改变这一切!
东北,哈尔滨。
一处典型的东北宅院内,大炕上盘坐这两个人。
其中一个人的口音是满嘴的东北“大碴子味”
,而另一人,则是山东口音。
那位满嘴东北大碴子味口音的男人,名叫李为民。
他是哈尔滨的地下党员,最重要的职责,就是承担着为东北抗日联军购买炸药原料的任务。
他最出名的事迹是,由于无法在日伪军眼皮底下直接购买炸药,李为民找到不少西药店,说要买大量的硝酸钾。
那些掌柜的当然很奇怪,但他的解释是:“我是从依兰来的,当地几个大药铺的老板,听说日本人马上要采取新的政策,以后这些货不能一次性买太多。
所以他们托我,想一次从你这,多采购一点,以后能卖个好价钱。”
在非常充分的理由下,而且他在谈吐中,还能显示出对药品行业的熟识,这些药店的掌柜都相信了他。
这样他就不断采购到不少制造炸药的原料,然后源源不断地运送到抗联地区去。
所以李为民是一个冷静睿智的地下党员。
他已经确信了坐在他对面的那个男人,确实是中央的特派员。
因为此人正是以前一位他认识的同志,而且随身携带了精巧的电台,以及一些中央领导写给满洲省委一些同志的信件,尤其是刘少奇同志的字迹,他是认得的,因为刘少奇曾经是满洲省委书记,当时他直接受刘少奇同志领导,对他的字迹很熟悉。
所以在阅读之后,他立即确信这位同志不可能是叛变后来找他钓鱼的。
中央特派员的到来,让李为民非常兴奋,因为在中央苏区红军长征以后,满洲省委和抗联的同志,就失去了与中央的联系。
现在中央直接找过来了,以后东北的抗日活动,就又可以在中央的领导下进行了。
不过他当然也有疑惑,中央怎么知道他在哈尔滨呢?还知道他化名“王一民”
?所以因为不知道其它同志的下落,先寻找的他。
中央特派员项明内心其实也有同一个疑惑,中央是怎么知道李为民的下落的呢?
这其实是李思华偶尔想起来的,前世她很喜欢《夜幕下的哈尔滨》那部小说,其中的主人公“王一民”
,她还去查过历史上有没有真人的原型,结果还真有,历史上我党三十年代在哈尔滨,确实有一位化名“王一民”
的地下党员,真名叫李为民,承担着重要的地下工作,解放后还担任过鞍山市的市长。
所以她就将这个线索,提供给了负责联系东北抗联的刘少奇同志。
他正苦思冥想,要用什么方法尽快与满洲省委联系上呢。
项明是刘少奇同志的秘书。
他曾任中共地下党济南市委书记,在1932年在山东被敌人逮捕,可巧1933年的时候,在山东负责移民工作的洪国光,在工作中了解到有一些共产党员,被关押在济南和青岛的监狱里,于是组织了营救行动,项明就是其中被解救的一员。
这一次他受刘少奇同志的委托,来联系满洲省委,确实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日本特务非常猖獗和狡猾,在哈尔滨的同志行踪都非常隐秘。
能够找到李为民,简直是意外之喜。
至于他个人,虽然带着五六名伪装的特种战士,但是在这种敌占区,仍然是非常危险的。
他向李为民,介绍了中央与西华合并后,现在的大发展,李为民当然极为兴奋,他们在哈尔滨这里的敌占区,虽然从报纸上有个西华,但并不知道那就是新的中央。
西华居然已经占据包括缅甸在内的九省之地,革命胜利的黎明,已经近在眼前!
李为民抑制不住自己的兴奋,举起茶杯一饮而尽,他要用这样的动作来平抑自己的激动。
在李为民的联系下,将电台送到了此时满洲省委负责人小骆(张文烈)的手上。
因为1935年4月,杨光华与宣传部长谭国福、组织部长赵毅敏去了苏联,此时的满洲省委工作,由团省委书记小骆(张文烈)主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