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造成了重大的杀伤,战场上很快变得尸横遍野,血腥无比。
那些观战团的武官,大部分都看傻了,二战几乎已经过去20年,很多武官并不是参加过一次大战的老兵,而是战后新成长起来的一代,对于这样残酷的战斗,缺乏心理承受力,呕吐的人都不少。
日军的凶猛进攻一浪又一浪,似乎毫不停歇、毫不犹豫地投入无限人力,根本不吝惜士兵的生命,而西华军同样顽强无比,前方的阵地,就像是一个吞噬人命的旋涡,一波又一波的日军士兵冲进去,就消失在烟尘中!
日军在战前大约有7万人,在7月8日凌晨的战斗中损失了约6千人,而在7月10日迄今的大战中,已经伤亡了近2万多人,完好整齐的部队,已经不足5万人,这让华北方面军所有的将官,都杀红了眼,损失太大了,一定要膺惩西华军,将他们彻底干掉!
对面的西华空降部队,在长辛店的战斗中,因为缺乏炮兵的支援,死伤也很惨重,伤亡的人员超过了6千人,整体伤亡率已经接近了25%。
但这就是国战,士兵们的士气仍然高昂!
而且他们知道,增援已经不远了。
天色逐渐黑了,日军的进攻终于平静了下来,暂时停止了。
当然,这只是日军需要短期的喘息,就在这个时间,日军从各部队中一拨又一拨地选拔敢死队,头上缠上用血写着“七生报国”
之类字样的布条,他们面色狰狞,大口大口地吃着饭团,等到深夜,他们就要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去为皇军雪耻!
观战团遗憾地离开了,日军以深夜无法保证安全的理由,将他们赶走了,还嫌白天日军丢脸丢得不够吗?事先在各国面前显现大日本皇军赫赫军威的企图,现在已经是荡然无存。
不过其实日军不用羞愧,这些武官对于日军的评价还是很高的,他们的战斗意志,根本不是西方军队能比的,尤其是英法美德几个西方大国的武官,都统一地认识到,对付日军这样狂热又单兵技能精巧熟练的军队,只有用强悍得多的火力压倒他们,才是正理,否则西方军队,很难打出西华军这样顽强的对攻。
“观战”
下来,在各国武官的心中,西华军已经和日军一样,都是极为强大的武装力量了。
英国武官更是清晰地意识到,恐怕英印军的战力,是比不上西华军的,英国在缅甸的机会,并不会因为中日战争而增加。
他看了德国武官一眼,心想这些狗日的德国佬,使得英国在全球可以使用的力量,变得极为有限。
已经与第2师团会和,重新指挥第2师团向北平前进的岗村宁次,知道这几天日军进攻不利,已经证明对面之敌为西华军的时候,再次向寺内寿一司令官建言,日军必须赶紧撤退了,根据目前的战斗情况,可以证明北平就是西华军设置的一个大陷阱,否则西华军,不会预先有部分军队部署到了北平,张家口过来的西华军主力,很可能在后天,甚至有可能在明天就会赶到,如果日军不先行撤退,恐怕有陷入西华军重围之下的大危险。
司令官不可不慎!
日军先撤出北平,南退与第2师团等日军主力会和,再次进攻北平,才是用兵的正理!
寺内寿一并不是不知道岗村的建议是有道理的,可是他现在骑虎难下了,已经损失了那么多的兵力,在大本营看起来,岂不就是他寺内寿一无能?作为华北方面军的司令官,本来是多大的荣耀,指挥的日军超过百万大军呀,完全可以称得上是日本军史的第一人了,可是一出场就是这样的一个结果?
他现在根本不敢向东京的参谋本部,汇报具体的伤亡数字,甚至不敢向东北的关东军通报。
而他手下的日军将领和参谋们也都杀红了眼,谁也不甘心这样的结果。
这就是赌徒,永远觉得继续的下一注,会有翻盘的机会。
这个时候的寺内寿一,内心也是这样的侥幸,就让20师团和109师团,夜晚再最后攻击一次,也许这一次能够打垮当面的西华军!
然而,此时林彪4野的前锋,已经抵达了附近,4野此时并没有像粟裕第1集团军这样的具有完整装甲战力的快速集团军,但其中也有少数部队(1个集团军)实现了基本的摩步化,在出张家口后近百公里,通过了燕山的山地地带后,后面的路程,对于这部分军队而言,速度自然就快了。
接到空降部队阻击的战况后,林彪命令基本实现了摩步化的罗楠挥第13集团军,全速前进,务必将截断日军南逃之路,全军抵达后,在空降部队配合下,全军展开,包围日军主力,聚而歼之!
所以13集团军甩开了大部队,依托装甲运兵车狂飙猛进,已经在傍晚时分,抵达了北平南郊,9个师像一把扇子,截断了日军的南退之路,并迅速向左右展开,形成了对日军后部的弧形攻势!
误判了西华军行军速度的日军华北方面军总部,此时的驻地在黄骅一带。
新的情报传来,日军的侦查系统已经发现20师团和109师团等部队的后方南部,出现了大量的西华军!
这就像一桶冰水,让狂躁的指挥部的气氛,突然就冰凉了下来。
寺内寿一无力地坐在椅子上,他想不出办法来,用眼睛扫了一圈身边的“精英参谋”
们,没有人说话,有的还低下头去。
大家都知道,这个时候说漂亮话容易,可是谁想听呢?具体的办法呢?增援的27万大军还在路上,又没有长翅膀,至少还要3天才能赶到。
这些部队此前几乎都在扫荡中国在河北的各种地方势力,占据城池,在战略变更后,临时调整赶往北平,已经算是速度很快的了。
事前谁能想到,2个师团为主的6万多兵力,居然打不下北平,还可能被歼灭呢?这6万多人,本来并不是为一个北平城准备的,而是为整个平津地区准备的,现在相当于将一个“大面”
上的兵力都抽到了一个“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