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说到底,新时代已经需要“全民知识分子化”
了。
当然初级职业技术教育,也不是完全取消,而是保留了最精华的一部分,一方面是能够适应未来就业需求的方向,另一方面则是考虑很长时间内,一些初级工作也不会完全消失,总要给那些读书不行的孩子一条出路。
路
至于流动民兵和流动实习体制,那是一点都没动,只不过时间推迟了,现在是在大学毕业后进行,这是因为新时代流动民兵包括流动实习,面对的各种职业和工作,需要的知识程度和复杂度,都是上升的,本身需要更高的知识和思维水准。
举例来说,就连民兵的军事训练,其知识含量也不同于以前了,至少要会使用电脑,进行简单编程或者地图编辑什么的吧。
对于青年来说,不过是浪费了几年就业赚钱的时间罢了,但仍然提升了能力和职业匹配度——这个很重要。
人多学点东西、经历一些事,成熟几年,沉淀一下,就更能了解自己、接纳真实的自我、找准自己的定位,避免干得不甘心、不安心。
年龄大几岁。
思想成熟、学习能力更强,会更有稳定性和可塑性,能跟得上科技革命的潮流。
这种就业推迟的战略,也是与当下中国的共同富裕程度有关的,正因为社会的富裕程度高了,才可以在承担在教育上更多的花费,让每个青年能有更多的教育机会。
不过,对于教育质量的要求,一定都不能降低标准。
所以有“三个保障”
的要求。
第一个是保障师资,新政意味着大学的大量扩招,主要是职业技术条线(原来的基础研究型路线,其实招生规模和水平要求,都并没有改变,还是占高中生的20%25%)。
会以国企提供为主,社会招聘为辅,大量的高级技师、富有经验的工程师、管理人员等,都会作为师资力量,充实大学教育。
第二个是保障纪律,这一次的大学扩招,可不是搞那种西方的“快乐教育”
,教育永远是有其艰苦和枯燥性的,确实没那么多快乐,所以严格的教学纪律,永远都不过时,对于学生的压力,必须保持在一定的强度。
第三个是保障淘汰,读不走的学生,只能淘汰。
不会因为扩招了,就降低标准,初级职业教育之所以保留,也是有这个方面的考虑。
教育改革与就业延迟计划,能够这样推行,背后其实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脑波模拟器这种科技的成熟与大规模推广。
现在的水准,已经达到了可以普遍提高学习效率50%的程度,这种科技成就,使得愿意读书的普通智商的青年,能够完成高中和大学学业的质量要求。
这是满足大学扩招的另一种“物质基础”
,有了这种科技,将使得职业技术教育纳入大学,不会出现大学质量滑坡,和被迫降低教育标准的问题。
与就业推迟相配套的,还有人力资源部的退休推迟计划。
不过这个计划目前还完全是个计划,预估要在教育改革10年之后逐步推行。
原来的男性退休,普通人都是60岁,女性则是57岁,未来考虑推迟到63岁和60岁,延迟3年。
这并不是因为要减小养老金压力的问题,而是因为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国家的富裕,高生活水平的背景下,人们的身体状况远比过去时代要强,到了原来的退休年龄,实际上根本没有失去工作能力,有些人反而是能力最强的时候,过早退休可惜了。
既然就业推迟了,那么退休也推迟,整个结构才算是合理的。
中国的人均寿命,已经达到了83岁,而且还在不断提高。
男性63退休,还有至少20年颐养天年,这种年龄比例是更加合理的。
当然,之所以要至少推迟10年执行,主要是避开可能的失业最高峰,否则人为减少了可就业的数量,当然是不合适的。
再好的政策,也要考虑合适的推出时机。
教育部长林铁生的汇报,冲击力非常强,台下反对者并不少。
很多人还是担心教育的质量会因此而下降,他们认为不是每个学生都愿意学习的,总有一些孩子,无论你如何去改善他基础的条件,他们也不愿意读书,但是让他们去学一门有兴趣的手艺,他们倒还是能学进去、能学好。
这是原来早早就分流的原因之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