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如果个人有兴趣,是可以查得到食材产品主要的搠源流程关键节点的信息的,而如果自己再支付点数据调查费,还可以详细地搠源到每一个环节的细节,不过那都是吃饱了撑得没事干的人,才会有这样的闲情逸致。
现在的个人人工智能助理,借助数据库的支持,可以对主人的饮食进行详细的建议,包括营养乃至食谱,其价值本身是不言而喻的,毕竟数据库提供的分析,其实就是基于个人详细的医学身体数据的,建议的食谱,自然也是很有道理的,是最符合个人身体健康导向的食谱。
但是能够遵循这样食谱的人并不多,老人的情况比较好,人老了口腹之欲就淡了,比较能够坚持。
至于年轻人,很少有人能够坚持这样的“健康食谱”
的,虽然由于饮食的“全面数据美味化”
,健康食谱的口感并不差,但有多少人能抵得住外界美食的诱惑呢?随便一次朋友聚餐或者喝酒,就肯定会破功,人不癫狂,还叫少年吗?所以这样的食谱,也只能是作为一种参考,个人人工智能助理提供的,只能算是一种提醒。
当然,如果是病人,情况当然就完全不一样,不遵守也不行。
外卖物流机器人,则是中国目前机器人行业中,规模最大的品类之一,因为其用量实在是规模巨大,每个城市大多数人的饮食,都是靠外卖解决嘛。
今天中午张婷的午饭,就是外卖机器人送来的。
为她输送她点的外卖的,正是现在中国各城市使用的一种主流外卖机器人“顺风17型”
。
这种型号的特点,就是其主流性——空陆两用。
机器人实际上对接整个城市交通管理的物流人工智能,它为送餐机器人规划线路,或者空运(无人机模式),或者其中部分路线,因为禁空,需要陆运(无人驾驶模式)。
大多数人都在某栋大楼中,有的靠窗,机器人可以直接升空从窗户投递。
有的就只能是上楼梯、上电梯,找到对应的房间投递。
这个外卖快递系统还是很高效的,这里也应用了社会主义体制才能做到的特色。
那就是外卖快递,例如著名的“美团系统“,其实是依附在国家城市的整体交通人工智能大数据管控体系之上的,因此其投递机器人,只需要相对简单的”
智商“,就可以高效地完成天文数字般海量的外卖投递,这当然实现了成本的极低化。
所以简单的一个外卖投递,其实背后是超级的数字基础设施,这个交通AI的数据管控体系,每个城市的投资规模都极大,因为都要一个超级电脑服务器群,才能满足实现这样即时的天文数字海量计算和管控。
这个体系实现的过程中,当年超过4000万以上的快递就业,逐步缩减到了现在的不足400万人,缩减了10倍以上,这当然造成了一些就业困难,不过生产力的发展,就是这样的无情,社会主义体制下,也只能通过创造别的就业来消化,而不能阻挡这种无人化趋势的快速发展。
新的饮食体系,在消灭过去行业的同时,也催生出一些新的行业,例如厨师转型为菜品研发者,其个人的研发成果,是可以数据化反复销售的,相当于向不同的餐饮机构或者中央厨房,“授权发放秘籍”
,这成为了新时代厨师发展的一个主要方向之一,智能化机械,替代了厨师的操作,不需要人工手艺了,但人类的欲望,使得对于新菜品,或者是新糕点之类的需求,是永远都不会止步的。
衣食住行,都是人类最基本的需求,在衣和食这两个首当其冲的方面,新时代生活中的主流消费模式,已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这种改变,肯定是数千年来最大的变化,从“人工”
跃迁到了“人工智能”
,过去的改变,不过是消费的习惯,但由人类亲自为主操作的模式不会改变,但现在,则大多数过去的“劳动”
,都开始交给了人工智能和机器人,这是一个完全的新时代。
第462章盛世华章之住与行
周五的傍晚,张婷正赶往老家江西南昌。
她现在大约每月回一次家,父母一直让她干脆回到南昌工作,她现在干的是自由设计师,呆在哪都行,干嘛要呆在沪苏市呢?
张婷自己还是舍不得,她是在沪苏的大学毕业的,毕业后就暂时留在了沪苏。
现在的工作室,也不止是她一个人开的,还有大学里的2个同学,大家一起开的,要她放下,至少这两年是不行的。
而且与父母保持一点距离,也不是没有好处,例如可以省得他们老是催婚了不是?
从轻轨站转往“管道高铁站”
,由于是周五的傍晚,人数一点都不见减少。
张婷不由庆幸,这是从去年才完全实现的,车次可以灵活机动地弹性增加,像是周五晚上这样乘车人数临时暴增的情况,再也不怕了。
张婷现在每次回南昌,或者是从南昌回上海,只要能提前1个小时订票,还从来没有坐不上车的情况,当然要在早上5点以后,或者晚上11点之前。
所谓的“管道高铁站”
,或许因为深入地下七八十米的缘故,为了避免人们联想幽闭恐惧,所以喜欢反过来使用那种超现代的亮白和彩灯装饰,还有那种几何线条造型的集合,总是给张婷一种身处电影里宇航中心的感觉,仿佛接下来要乘坐的,并不是地下轨道的磁悬浮高铁,而是一艘宇宙飞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