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我们的祖宗未必活得像我们一样单调。
我们经常说,要向国外输出中国的传统文化,但我们能给别人看什么呢?给外国人看什么,看大片?你以为人家那么爱看丝绸,爱看在屋顶上打架啊?现在中国的电影大片里不是权力崇拜,就是金钱崇拜、暴力崇拜,没有独特而又有益的价值观输出。
而我觉得张宏杰的书不错的地方,就是因为它的价值观是健康的。
第三,有关。
我们的文化不太关心灵魂,只关心现世规矩。
现在有人提倡国学,提倡读孔子。
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
一句话,就把彼岸踢出中国人的视野了。
后世子孙沿着这条路不断地实用化、庸俗化。
这样的文化传统,连灵魂都不管,又怎么能温暖人心?这种文化看不见真的自己,也看不见周围的活人,只看得见权力、势力。
不关人心的创作,最后会变成离人比较远的东西。
而张宏杰的书我觉得“有关”
,它的有关不是非要借古讽今什么的,而是有对人性的关照。
它既关照了古人,也关照了我们;既关照了皇帝,也关照了普通百姓。
因为人就是人,都是一样的,人性就是那样的,它关照了我们,我们就觉得有关,就觉得它好读。
这就是我看张宏杰作品的几点感受:有趣、有益、有关。
序二
四百零八位皇帝的九种命运
□王学泰
中国自从有皇帝起,到末代皇帝宣统,总共有位,张宏杰只选了其中几位来写。
这几位大抵都是心理上有些问题的。
如果他们生活在现代,都是需要看心理医生的,但在中国古代,他们都是高居九五之尊、一言而为天下法的皇帝,因此他们不仅给国家、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而且自己的一生也是不幸的。
用作者的话说,就是“权力过于巨大,是造成中国皇帝不幸的根本原因”
。
一般的皇帝尚且如此,更何况心理有问题的皇帝呢?对于这些,前人写到皇帝时很少涉及,因为我们的传统,就如庄子所说,是“明于知礼义而陋于知人心”
的。
张宏杰打破了这一点。
比如,前人描写和评论光绪皇帝,都是着重他的不幸和慈禧太后的专横,很少有人探索这位皇帝的心理。
当时的群臣被简单地分为“帝党”
与“后党”
,“帝党”
主张变法改革,“后党”
顽固保守,光绪与慈禧的冲突被简化为进步与反动的斗争。
其实光绪四岁进宫,慈禧太后对他寄托了很大希望,而光绪性格内向,胆小、暴躁、偏执、骄纵,而又缺少办事能力。
慈禧的希望逐渐落空,从失望到最终绝望。
又因为康有为一班人操作不当,最终导致“戊戌政变”
。
作者认为,光绪的心理问题与清代的帝王教育有关。
清代的帝王教育方式是适合实施于强者的,天生弱质的光绪根本无法承受这种教育之重,他被压垮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