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个中滋味,自不必细说。
有时候,辛九娘也会规劝一番:“公子,古人常说玩物丧志,奴家陪在公子身边,固然是因为心里喜欢公子。
但是,如果因此而影响了公子的学业,耽误了公子应试,那可就是奴家的过错了。”
丁修笑道:“九娘不必为此担忧,读书可不是读死书,用句通俗的话来讲,叫做磨刀不误砍柴工……”
不知为何,听到这话,辛九娘却小脸一红,总感觉丁修所说的这句话别有深意。
不觉间,时近八月,浙江各地学子纷纷奔赴杭州府,准备参加乡试。
乡试,虽然有个乡字,其实质乃是省试。
除南直隶、北直隶之外,还有山东、山西、河南等等一十三省。
每个省的考生都必须去布政使司所在地(可以理解为省会)参加乡试。
在南宋时,杭州乃是南宋都城,称临安府。
有诗云: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这是诗人痛恨当朝不思进取,不思收复中原失地,只求苟且偏安,醉生梦死,只顾吃喝玩乐,将杭州当成了汴州。
汴州,也就是大宋立国时的京城,也称汴京、东京。
乡试乃是朝廷科举的一个重要环节,分省而考,每个省根据考生的数量录取相应比例的考生。
中试称为“举人”
,第一名称“解元”
,第二名称为亚元,第三、四、五名称为经魁,第六名称为亚魁。
比如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唐伯虎,便有很多人称之为“唐解元”
,因为他当年参加乡试获得第一名的殊荣,也就是乡试一省状元。
乡试中举之后,接下来,各省的举子还要入京统一参加全国考试,也就是会试。
会试第一名,称之为会元。
最后一关:殿试。
殿试钦点第一名称之为状元,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
如果有谁在乡试中夺得第一,会试第一,殿试第一,那便是解元、会元、状元三连,美名其曰:连中三元。
当然,自古以来,连中三元者并不多。
这其中又不得不提到一个特殊的称号:探花。
探花乃是殿试第三名,但,这并不代表探花的学识弱于状元,弱于榜眼,有可能比他们还强。
这是一个传承了多年的潜规则。
一句话,探花郎,必须是文采出众,人才也出众者方才能获此殊荣,除非遇上一个眼神有问题的皇帝。
临行前几天,辛九娘亲手替丁修缝制了两件衣袍,让他带着着路上换洗。
其实,对于丁修来说,要去杭州实在是一件简单之极的事,御剑飞行,最多两个时辰就到。
不过,他也不急,就当一路游水玩水好了,所以还是提前了半个月出发,徒步前往。
一路上闲步信庭,这日擦黑时分,却在路上遇见了一个书生模样的男子,背着一个书箱,看样子也是去赴考的学子。
一般来说,各地书生去赴考大多都会结伴而行。
毕竟世道很乱,一个人孤身而行是一件很危险的事,要么遇上盗匪,要么遇上野兽,甚至是遇上鬼怪什么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