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后面更精彩!
由此说来,安定边境、安抚异族,确实需要合适的人才。
州牧太守的职位,应当选用清廉能干的人,偏远地区的治理,关系到更多的祸福。
现在交州虽然名义上大致平定,还有高凉郡的老牌贼寇;南海、苍梧、郁林、珠官四郡边界尚未安定,贼寇盘踞作乱,成为逃亡叛贼的聚集地。
如果吕岱不再南返,新刺史应当是精细周密的人,能整顿八郡,有谋略计策,能逐渐治理高凉郡的贼寇,朝廷要给予他权威宠信,借助形势,要求他做出成效,或许还能弥补恢复秩序。
如果只是中等才能的人,仅能遵守常规法度,没有奇计妙策,那么各种邪恶就会日益滋长,长久之后会成为大祸害。
所以国家的安危,在于任用的人才,不能不仔细考察。
我私下担心朝廷忽视轻视交州官员的选拔,所以冒昧尽述愚见,以扩展陛下的思路。”
黄龙三年,建昌侯孙虑担任镇军大将军,驻守半州,任命薛综为长史,让他在外掌管各项事务,在内负责传授书籍学问。
孙虑去世后,薛综入朝担任贼曹尚书,后来升任尚书仆射。
当时公孙渊先投降吴国后来又反叛,孙权非常愤怒,想要亲自率军征讨。
薛综上疏劝谏说:“帝王是天下万国的君主,是天下百姓命运所系的核心。
所以帝王居住时,要设置重重宫门、敲击木梆来防备意外;出行时,要清理道路、按规定仪仗行进以彰显威严,这都是为了保全万无一失的福运,安定天下百姓的心。
从前孔子痛恨时局动荡,曾托言要乘木筏漂洋过海,子路因此很高兴,孔子却以找不到合适人才为由拒绝了。
汉元帝想乘坐楼船,薛广德请求自刎用鲜血染红车驾来劝阻。
为什么呢?因为水火的危险极其可怕,不是帝王应该亲身涉险的。
俗话说:‘家有千金的子弟,不坐在屋檐下(以防瓦片掉落)。
’何况是拥有万乘兵车的帝王呢?现在辽东是个戎貊小国,没有坚固的城池,缺乏防御的办法,武器装备简陋粗钝,像犬羊一样没有像样的政令,前去征讨必定能擒获攻克,确实像陛下诏书里说的那样。
但那里土地寒冷贫瘠,庄稼不能生长,百姓习惯骑马,迁移不定。
他们突然听说大军到来,自己估量抵挡不住,就会像鸟受惊、兽害怕一样,长途奔逃,到时候连一个人影、一匹马都见不到,即使占领了空旷的土地,驻守也没有好处,这是不可亲征的第一个原因。
加上还有浩瀚的大海,有当年成山航海的危难,海上航行没有规律,风浪难以避免,瞬间之间,人和船就可能遭遇不测。
即使有尧舜那样的美德,智慧也无处施展;有孟贲、夏育那样的勇力,力量也无法发挥,这是不可亲征的第二个原因。
再加上上面有浓密的雾气弥漫,下面有咸湿的海水蒸腾,容易让人患上脚气病,还会互相传染,凡是在海上航行的人,很少有不患这种病的,这是不可亲征的第三个原因。
上天降下神圣的您,显现祥瑞征兆,您应当趁着平定战乱的时机,让百姓和万物安康;吉祥的征兆一天天聚集,天下即将安定,叛逆的贼寇凶狠残暴,灭亡就在眼前。
中原一旦平定,辽东自然会灭亡,只需拱手等待就行。
现在却违背必然成功的谋划,去经历极度危险的阻隔,忽视九州的稳固,放纵一时的愤怒,这既不是国家的重要计策,也是开天辟地以来从未有过的事,这实在是群臣之所以全身心担忧、吃饭不香、睡觉不安的原因啊。
希望陛下抑制雷霆般的威严,忍耐暴怒的情绪,遵循像乘车过桥一样的安稳方式,远离像踩在薄冰上一样的危险,那么臣子就能依赖福运,天下就非常幸运了。”
当时群臣也大多劝谏,孙权最终没有亲自出征。
:()白话三国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