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他帮王阿婆挑水、劈柴,还帮着招呼客人。
王阿婆的咳嗽渐渐好了起来,脸上的笑容也多了,铺子里的生意也比以前好了不少。
客人们都说,王阿婆的骨汤面,没了以前的咸涩,多了几分温润,喝着心里暖乎乎的。
“陈公子,真是谢谢你。”
一天晚上,王阿婆熬了一锅新的骨汤,给陈墨盛了一碗,“要是没有你,阿生的草药找不到,我的病也治不好。
你是个好人。”
陈墨接过碗,喝了一口骨汤——温润的汤汁滑过喉咙,带着猪骨的鲜香和草药的淡香,暖遍全身。
他放下碗,从包袱里拿出《味魂录》,对王阿婆说:“阿婆,我想把你这骨汤面的做法记下来,写进我的食谱里。
这样,以后不管我走到哪里,都能记得这碗骨汤面的味道;也能让更多人知道,汴京州桥旁,有个孝顺的阿生,有个温暖的面铺。”
王阿婆愣了愣,随即点了点头,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好……好啊。
这骨汤面是阿生的心意,能记下来,是好事。
我现在就教你,怎么熬汤,怎么加草药。”
四、记录食谱,传承温情
那天晚上,王阿婆坐在灶台旁,一边熬着骨汤,一边给陈墨讲解骨汤面的做法,陈墨则拿着炭笔和布帛,仔细地记录着,生怕漏掉一个细节。
“熬骨汤,得用新鲜的猪筒骨,最好是带点肉的,这样熬出来的汤才鲜。”
王阿婆用长勺搅动着锅里的骨汤,“先把骨头洗干净,放在冷水里泡一个时辰,把血水泡出来,然后冷水下锅,加几片生姜,大火煮开,撇去浮沫,再转小火慢慢熬,最少要熬三个时辰,汤才会变成乳白色。”
陈墨在布帛上写下“食材选备”
,然后按照王阿婆的说法,一一记錄.
写完这些,陈墨又想起阿生纸条上的嘱咐,在布帛上添了一段“小贴士”
:“阿生遗愿:草药粉每次用量不宜过多,以免影响汤的鲜味;熬汤时需小火慢炖,不可心急,方能熬出温润鲜美的骨汤。”
王阿婆凑过来看了看,指着布帛上的字说:“对……就是这样。
阿生以前总说,熬汤和做人一样,得慢慢来,不能急。”
陈墨放下炭笔,看着布帛上工整的字迹,心里满是温暖。
他知道,这不仅仅是一份食谱,更是一份传承——传承着阿生对母亲的孝心,传承着王阿婆对儿子的思念,也传承着汴京州桥旁这份温暖的烟火气。
“阿婆,这份食谱,我会好好收着。”
陈墨把《味魂录》叠好,放进包袱里,“以后,不管我走到哪里,只要看到这份食谱,就会想起汴京州桥旁的这碗骨汤面,想起阿生的孝顺,想起你的善良。”
王阿婆点了点头,从柜子里拿出一个布包,里面装着几包草药粉,递给陈墨:“陈公子,这些草药粉你拿着。
以后你要是想喝骨汤面了,就自己熬。
要是遇到像我一样咳嗽的人,也能帮上忙。”
陈墨接过布包,心里满是感动。
他知道,这是王阿婆的心意,也是阿生的心意。
这份心意,会像这碗骨湯,暖透人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