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孛儿帖凑过来看了看,指着布帛上的字,眼眶泛红:“这字里行间,都像巴图还在一样……他要是知道,肯定会很开心。”
四、草芽初绽,魂归草原(续)
几株嫩绿的草芽正从土里探出头来,嫩得像刚睡醒的孩童,在晨光中泛着淡淡的光泽。
阿古拉蹲在花盆旁,小心翼翼地伸出小手,轻轻碰了碰草芽,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灿烂的笑容:“娘,你看,这就是草原的草!
阿爸没有骗我,它真的这么绿!”
孛儿帖站在一旁,看着草芽,又看着阿古拉的笑容,眼泪不知不觉掉了下来,却带着欣慰的暖意:“是,这就是草原的草……巴图,你看到了吗?阿古拉看到了。”
就在这时,陈墨怀里的银汤勺突然泛起明亮的淡绿色光晕,比之前任何一次都要柔和。
光晕中,巴图的身影缓缓浮现——他还是穿着那件深色的蒙古袍,腰间别着弯刀,脸上带着温和的笑容,眼神里满是欣慰。
他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看着阿古拉,看着那几株草芽,然后慢慢走向孛儿帖,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像是在安慰,又像是在告别。
阿古拉似乎感觉到了什么,突然抬起头,对着空气喊道:“阿爸!
是你吗?我看到草原的草了!
你什么时候回来带我去草原啊?”
巴图的身影顿了顿,弯腰摸了摸阿古拉的头,虽然阿古拉看不到他的手,却像是感受到了温度,露出了更开心的笑容。
然后,巴图转身,朝着草原的方向挥了挥手,身影渐渐变得透明,像被晨光融化的雾气,慢慢消散在空气中。
银汤勺的光晕也随之暗去,只留下一丝淡淡的牧草香,萦绕在乳酪铺里。
孛儿帖知道,巴图这一次是真的放心了,他的牵挂,终于随着草芽的绽放,找到了归宿。
她蹲下身,抱着阿古拉,轻声说:“阿爸听到了,他在草原上看着我们呢。
以后我们好好照顾这些草,等它长得像草原一样茂盛,阿爸就会知道,我们没有忘记他。”
接下来的日子,乳酪铺里的牧草香变得格外温暖。
孛儿帖会在熬煮乳酪时,特意摘一片新鲜的草芽,放在铜锅旁,像是在和巴图分享;阿古拉则每天放学都会给草芽浇水,还会跟它说学校里的趣事,仿佛在跟阿爸汇报。
客人们来买乳酪时,总会被花盆里的草原草吸引,听孛儿帖说起巴图的故事,然后捧着乳酪,感叹这是“藏着草原与爱的味道”
。
陈墨在大都又停留了半月。
他看着草芽一天天长大,看着乳酪铺的生意越来越红火,看着孛儿帖和阿古拉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多,心里满是欣慰。
离别的前一天,他帮孛儿帖把草原乳酪的食谱抄了一份,交给她:“孛儿帖姑娘,这份食谱您留着,以后若是有人想学,您就教给他们,让巴图的心意,能随着乳酪,传到更远的地方。”
孛儿帖接过食谱,小心翼翼地折好,放进贴身的荷包里:“陈公子,谢谢你。
若不是你,我们永远都解不开心里的结。
这乳酪铺,这草原草,还有这份食谱,都是你留给我们的礼物。”
离别那天,阿古拉把那把刻着自己名字的蒙古刀,偷偷放进了陈墨的包袱里。
他说:“陈公子,这把刀送给你,你看到它,就像看到草原的阿古拉,看到草原的草。”
陈墨背着包袱,站在羊角市的巷口,回头望去,孛儿帖正抱着阿古拉,站在乳酪铺门口,花盆里的草原草在晨光中轻轻摇曳,像在挥手告别。
他摸了摸包袱里的蒙古刀,又摸了摸怀里的《味魂录》,里面记录的草原乳酪食谱,字迹工整,仿佛还留着熬煮时的奶香。
马车驶离大都,羊角市的轮廓渐渐模糊,可那股草原乳酪的酸香,却像刻在了记忆里——它藏着巴图对妻儿的爱,藏着孛儿帖对丈夫的思念,藏着阿古拉对草原的向往,更藏着跨越山海的温情。
陈墨知道,这份味道,会和银汤勺里的淡绿色光晕一起,永远留在他的旅程中,提醒他:乡愁无关远近,爱意不分民族,只要心里藏着牵挂,哪怕一块乳酪、一株草芽,都能成为连接思念的纽带,让温暖永远传递。
此后多年,每当陈墨翻开《味魂录》,看到草原乳酪的食谱,都会想起大都羊角市的那个清晨——嫩绿的草芽、温暖的光晕,还有那个笑着消散的蒙古牧人身影。
而那份带着牧草香的乳酪,也成了他心中“最像草原的味道”
,永远留存着元代大都各族交融的温情与善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