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承,是流动,铺陈风格间的呼吸;
转,是意识,进入模糊而自觉的声音领域;
合,是归处,是你如何“收回”
一切,告诉评委:“这不是巧合。”
??
那天下午,江临舟预约了琴房,从午后两点开始,一直练到傍晚。
这不是普通的练习。
他把它当成一次完整的试演??
为了录音,也为了测试这套曲目在时间、体力、精神专注度上的连续性。
桌上摆着三瓶水、两张纸巾、一支铅笔和一个旧式录音笔。
琴房门口贴了一张纸条:【请勿打扰?正在录音】
他知道,真正的比赛和日常练习之间差了不止一条水沟。
只有在录音中,他才能听见真正的自己??那些平时弹过就忘、现场却无法挽回的细节。
他也知道,前世的自己就是倒在这些细节里。
《悲怆》奏鸣曲,他弹得近乎克制。
每一个进入、每一次过渡、每一组重音的铺排都像是建筑工地上的梁柱,反复测量后才落下。
不是热情驱动,而是结构判断。
是他从前世一次次失败与崩塌中,反刍出来的判断力。
他听得出,自己在“搭建一件作品”
,而不是演奏一个情绪。
演到第二乐章,他明显感觉体力在缓慢下沉,但没有停。
他要知道,在体力边缘、在真实的疲劳状态下,自己的音色还能不能维持。
这不是临时演出,而是提前模拟五年后的华沙。
进入德彪西时,他换了口气,闭了闭眼。
这部分的技术难度不大,但听觉要求极高。
音色像空气一样滑脱、柔软、不可捕捉。
而他对这种声音的敏感,来自另一个人生的积累。
他让自己像个听觉的雕刻工??
每个音该有多少“沉”
,多少“浮”
;
踏板放在几分之一拍后,才能带出延音的“拖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