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开放日当天,教室门口人头攒动。
家长们涌入教室,好奇地西处打量。
反应各异:大部分家长,尤其是李浩妈妈、陈小雨妈妈(虽然依旧表情淡淡但多看了几眼女儿的画)、以及许多中等及后进生的家长,看到积分榜上自己孩子的名字(哪怕不在前列)、看到墙上的活动照片、看到那些体现进步的数据和作业,脸上都露出了欣慰甚至惊喜的笑容。
他们围着林远,话语里充满了感激:“林老师,太谢谢你了!
我们家这孩子以前回家都不说话,现在居然会跟我讨论班级积分了!”
“浩哥妈妈,李浩现在可是我们班的顶梁柱,有责任心,进步特别大!”
(林远赶紧送上高帽)“林老师,小雨……这孩子给你添麻烦了,没想到她还能拿奖……”
“张晓妈妈,张晓特别认真细心,是班里同学学习的榜样!”
(张晓妈妈激动得差点没握住林远的手)
教室气氛一片祥和,林远心里稍稍松了口气。
然而,真正的考验在公开课。
林远使出了浑身解数,故事讲得跌宕起伏,类比打得生动有趣,引导同学们讨论也很积极。
李浩居然能回答出“吕布射戟”
体现了啥(虽然答案有点跑偏成“投篮准很重要”
),吴明也能用逻辑分析拿破仑失败的多米诺骨牌效应。
课堂气氛活跃,学生们眼神亮晶晶的。
但台下部分家长的表情,却逐渐从好奇变成了疑惑,甚至凝重。
特别是吴明那对高知父母,眉头拧成了疙瘩。
吴爸爸低头快速在本子上记着什么,吴妈妈则不时看看手表,又看看周围其他“重点班”
的方向——那边隐约传来的是老师密集知识点讲解和学生们齐声背诵的声音。
课后,家长们自由交流。
暗流开始涌动。
几个家长围在一起,低声交换着意见:“这课听着是挺好玩……但一节课就这么两个故事,考试能考到吗?知识点覆盖够吗?”
(一位成绩中游学生的父亲,忧心忡忡)“是啊,我看隔壁一班,老师一节课讲了三大题型,五个考点,那节奏才叫上课嘛!
咱们这……是不是有点太花哨了?”
(另一位母亲附和)“快乐教育听起来是好,可高考它不考快乐啊!
时间就这么点,耽误不起哦……”
(吴妈妈终于忍不住,加入了吐槽行列)“我家孩子回来就说积分啊活动啊,我就担心心玩野了收不回来。
看来不是没道理……”
(陈小雨的母亲也微微蹙眉,似乎找到了女儿文化课成绩提升缓慢的新证据)
这些议论像小小的涟漪,在部分焦虑的家长圈里扩散开来。
他们欣赏林远的努力和班级氛围的变化,但根深蒂固的“唯分数论”
和对于高考的极度焦虑,让他们无法完全认同这种“慢热”
的、看似“效率不高”
的教学方式。
林远隐约听到了些风声,心里刚放下的石头又提了起来。
他试图和一些家长深入沟通,解释他的理念,但短暂的开放日时间和对成绩的迫切担忧,让这种沟通难以深入。
热情洋溢的感谢与隐藏在角落的质疑,同时存在于这间精心布置的教室里。
家长开放日这把“双刃剑”
,终于露出了它锋利的另一面——它展示了成果,也放大了焦虑;它赢得了赞赏,也引来了审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