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家长开放日的余波尚未完全平息,林远正一边消化着那些隐形的焦虑,一边琢磨着如何进一步“夯基础”
,另一场风暴却己在悄然酝酿。
这次的风暴中心,是平日里最冷静、最像“稳定输出点”
的吴明。
事情还得从吴明那颗永不满足于现状的“技术宅”
之心说起。
他的错题整理小程序在班级内部获得了巨大成功,甚至还在区里拿了个鼓励奖。
这就像给一台本就高速运转的引擎又加注了氮气。
吴明不再满足于简单的录入、归类和复习提醒功能。
他的目光投向了更遥远的星辰大海——人工智能分析错因。
他设想中的完美程序应该是这样的:你拍下一道错题,它不仅能识别题目内容,自动归类到知识模块,还能通过算法分析你错误的深层原因——是概念理解偏差?是计算粗心?是审题失误?甚至是某个特定知识点的连环薄弱?然后,它能精准地推送针对性的讲解视频和练习题,实现真正的“哪里不会点哪里”
,智能高效,冷酷精准。
想法很美好,现实却很骨感。
要实现这个功能,涉及到的不再是简单的界面设计和数据库调用,而是复杂的机器学习模型、自然语言处理(NLP)、还有海量且精准的训练数据。
这对一个高中生来说,难度系数堪比让李浩立刻考上北大。
于是,接下来的几天,吴明彻底沉浸在了他的代码世界里。
课间,别人在打闹聊天,他在敲代码;午休,别人在睡觉或写作业,他在调试;甚至有时候林远的历史课讲到一半,都能看到他在课本的掩护下,手指在膝盖上无意识地敲打着什么,眉头紧锁,眼神发首,显然灵魂己经进入了二进制王国。
然而,他的代码世界并非晴空万里,而是电闪雷鸣,Bug如雨。
“IndexError:listindexoute…”
“ValueError:couldnotvertstringtofloat…”
“RuntimeError:CUDAerror:outofmemory…”
各种令人头皮发麻的报错信息,像无穷无尽的弹窗广告,占据了他的屏幕,也蹂躏着他的神经。
他尝试了各种方法,调整参数,修改模型,增加数据标注……但那个梦想中的AI分析模块,就像个脆弱的瓷娃娃,碰一下就碎,运行不了几分钟就彻底崩溃,有时甚至带着整个小程序一起蓝屏宕机。
吴明周围的低气压越来越浓,几乎凝成了实质。
他的黑眼圈堪比熊猫,脾气也变得异常暴躁。
同桌不小心碰了一下他的桌子,他都能像被踩了尾巴的猫一样弹起来,眼神凶狠地瞪过去,吓得对方再也不敢靠近。
这一切,林远都看在眼里。
他找吴明谈过一次,委婉地提醒他注意休息,分清主次。
但吴明只是敷衍地“嗯”
了一声,眼神依旧倔强地盯着屏幕,仿佛在跟一个看不见的对手进行一场殊死搏斗。
林远知道,这种技术型天才少年的倔劲儿上来了,九头牛都拉不回来,只能暂时由他去,希望他自己能闯过这个难关。
然后,“滑铁卢”
之战在一个平平无奇的数学课上打响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