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这是最枯燥的部分,但林远用了一个巧妙的比喻。
“这些工程数据就像游戏里的装备属性,”
他指着原文中的数字,“我们需要解读它们的含义。
测量组的同学,请把这些数据可视化。”
学生们开始用积木在沙盒中搭建水利工程模型,用不同颜色代表不同功能。
一时间,教室里仿佛变成了建筑工地。
“老师,这个‘三里一堰’是什么意思?”
一个学生问。
“问得好!”
林远拿起一个积木,“就像每隔三步放一个障碍物,你说这是为什么?”
“减缓水流速度!”
“防止冲刷!”
“蓄水灌溉!”
学生们争相回答,气氛热烈。
评委们也开始交头接耳,不再是之前的严肃表情。
最精彩的部分是角色扮演环节。
林远让学生分别扮演农民、地方官、工程师和朝廷特使,就工程利弊进行辩论。
“我是农民,我担心劳役太重耽误农时!”
“我是地方官,工程成功是我的政绩,但失败我要掉脑袋!”
“我是工程师,我知道这个设计理论上可行,但实际施工有风险!”
“我是朝廷特使,要评估这项工程的整体效益!”
学生们代入角色,争论得不亦乐乎。
一个扮演农民的学生甚至激动地站上了椅子,被林远及时劝了下来。
评委席上传来压抑的笑声。
林远看到那位最严肃的女评委嘴角微微上扬。
课程接近尾声,林远进行总结提升:“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不仅读懂了《沟洫志》,更体会到了古代工程背后的智慧。
古今对比,变的是技术,不变的是人类面对自然挑战时的勇气和智慧。”
他播放了一段现代“海绵城市”
建设的视频,与开头的内涝画面形成鲜明对比。
“课后思考:如果你是现代城市的设计师,会从古代水利工程中汲取哪些智慧?”
下课铃适时响起。
林远长舒一口气,感觉自己像是跑完了一场马拉松。
令他意外的是,学生们没有立即离开,而是围了上来:
“老师,下节课还能这么上吗?”
“那个积木能再让我们玩会儿吗?”
“老师你是教语文还是教工程的啊?”
评委们也开始交谈,不再是窃窃私语,而是热烈的讨论。
林远听到只言片语:“创新性很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