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声、卖海鲜的阿婆吆喝“新鲜的缢蛏五块钱一斤”
的声音,突然觉得,这些最原始、最鲜活的声音,才是食物最好的“旁白”
——它们藏着老街的烟火气,藏着台州人的生活节奏。
他点开“嵌糕”
文件夹里最长的一段素材:王阿婆捶年糕。
视频里,王阿婆的木槌是硬木做的,暗红色,手柄处被几十年的手掌磨得发亮,包浆温润。
木槌落下时,“咚”
的一声闷响,透过屏幕仿佛都能感觉到石板路的轻微震动。
王阿婆的胳膊抡起来时,藏青色围裙的衣角飘起来,露出里面洗得发白的蓝布衫。
石臼是青灰色的,边缘有细密的纹路,是常年捶打留下的痕迹。
年糕在石臼里慢慢变软,冒着白色的蒸汽,王阿婆偶尔会用木槌把年糕翻过来,说“捶年糕要翻面,不然一边生一边熟,咬着不糯”
。
视频里还能听到偶尔的背景音:隔壁张叔煮豆浆的“咕嘟”
声,有个骑自行车的大叔经过,车铃“叮铃”
响了一声,还有风吹过旁边的梧桐树,叶子“沙沙”
地响。
陆帆戴上耳机,把这段声音单独拎出来,用剪辑软件稍微调大了音量。
他仔细听着每一个细节:木槌捶打年糕的声音,一开始是清脆的“咚”
,随着年糕变软,慢慢变成浑厚的“闷咚”
;王阿婆的喘气声,每捶十下就会轻轻喘一下,带着老年人特有的缓慢;还有蒸汽从石臼里冒出来的“嘶嘶”
声,细微却清晰。
他把清晨老街的背景音叠加上去——卖海鲜的阿婆吆喝声,声音有点沙哑,却很有穿透力;自行车铃的“叮铃”
声,短促而清脆;风吹树叶的“沙沙”
声,温柔得像耳语。
“这样才对。”
陆帆看着屏幕上跳动的声音条,嘴角不自觉地
iconicon-uniE0F2"
>
iconicon-uniE0EE"
>来。
耳机里的声音像一把钥匙,打开了记忆的闸门——他仿佛又回到了那个清晨,站在王阿婆的嵌糕摊前,鞋底沾着石板路上的露水,有点凉。
王阿婆的石臼旁放着一个竹篮,里面装着刚磨好的米粉,用粗布盖着。
有个穿西装的男人匆匆走过,停下来问“阿婆,嵌糕多少钱一个”
,王阿婆说“五块钱,加肉六块”
,男人说“来两个加肉的,打包,赶火车”
,王阿婆手脚麻利地压糕皮、加馅料,说“火车还早,慢慢吃,凉了就不好吃了”
。
剪到嵌糕的另一段素材时,陆帆停了下来。
这段是拍陈姐吃嵌糕的场景。
视频里,陈姐穿着米色的风衣,风衣领口沾了一点旅途的灰尘,她的行李箱放在旁边,是深蓝色的,上面贴满了各地的贴纸——有上海的东方明珠,有北京的天安门,还有一张小小的温岭老街贴纸,是去年回来时买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