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走到第一个红绿灯时,陆帆终于看到了三江口——余姚江、奉化江、甬江在这里交汇,江水是深绿色的,像一块巨大的翡翠,水面上飘着几艘观光游船,船身上印着“宁波老外滩”
的字样,红色的灯笼挂在船舷上,随着船的晃动轻轻摇摆。
江对岸的高楼大厦和这边的老建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边是玻璃幕墙反射的刺眼阳光,一边是青瓦白墙漏出的温柔岁月;一边是电梯上下的“叮咚”
声,一边是老钟摆“滴答”
的慢节奏。
陆帆站在江边的护栏旁,掏出手机拍了张照。
风一吹,带着江水的凉意,吹在脸上很舒服。
手里的糖糕己经凉了些,红糖馅凝固在油纸里,却更甜了,桂花的香味也更浓了。
他看到江面上有几艘乌篷船慢慢划过,船夫戴着斗笠,手里拿着橹,动作缓慢而有力,橹划过水面时,会溅起小小的水花,像给江水镶上了一层银边。
“小伙子,要坐船不?”
一个船夫笑着问,“带你游三江口,西十块钱一圈,能看到老外滩的全景。”
陆帆摇摇头:“谢谢,我想先去吃汤圆,下次再来坐船。”
“那你快去!”
船夫笑着说,“缸鸭狗的汤圆好吃,去晚了要排队!”
顺着中马路往前走,路边的店铺越来越密集,大多是餐馆和咖啡馆。
有的餐馆门口摆着水缸,里面养着活蹦乱跳的鱼虾,水缸上贴着“新鲜海货,现点现杀”
的纸条;有的咖啡馆门口摆着藤椅,上面坐着几个悠闲的游客,手里拿着咖啡杯,看着江景聊天,咖啡的香气和汤圆的香气混在一起,意外地和谐。
陆帆边走边看,突然看到前面有一家店,门口挂着一块黑色的木质招牌,上面刻着三个红色的大字——“缸鸭狗”
。
字体是手写的楷书,苍劲有力,是民国时期的老字体,经过几十年的风吹日晒,颜色有些暗淡,却透着一股厚重。
招牌下面挂着三个小灯笼,分别画着缸、鸭、狗的图案:缸是青花瓷的,上面画着缠枝莲;鸭是白色的,翅膀展开,像在游泳;狗是黄色的,耷拉着耳朵,很可爱。
灯笼的穗子是红色的,被风吹得轻轻晃动,像在招手。
“终于找到了!”
陆帆心里一阵激动,加快脚步走了过去。
店门是两扇木质的推拉门,上面雕着精致的缠枝莲花纹,花纹里还嵌着细小的铜片,在阳光下闪闪发亮。
门把手是铜制的,被常年的手摸得发亮,上面还能看到细小的划痕,是岁月留下的痕迹。
推开门,一股温热的香气立刻扑面而来——是糯米的香、黑芝麻的香、猪油的香,还有桂花的香,混在一起,像冬天里的暖阳,让人瞬间觉得温暖。
店里的温度比外面高几度,刚进来会觉得有些热,却很舒服,像回到了家里。
店里的装修是复古风格,天花板上挂着老式的玻璃吊灯,灯罩是圆形的,里面放着黄色的灯泡,光线柔和,不会刺眼。
墙壁上挂着几幅老照片,用深色的木框装着,排列得很整齐。
最左边的一张是缸鸭狗创始人江定法的黑白照片,他穿着长衫,戴着瓜皮帽,手里拿着一个汤圆,表情温和;中间的一张是上世纪五十年代店里的场景照片,店里挤满了人,有的坐着吃汤圆,有的站着等,服务员穿着中山装,正忙着端碗;最右边的一张是1980年缸鸭狗重新开业时的照片,师傅们穿着白色的工作服,站在门口合影,脸上带着笑容,背景是刚刷好的“缸鸭狗”
招牌。
照片下面摆着几个玻璃柜,里面放着老式的汤圆模具、装糯米粉的陶缸、盛馅料的瓷碗,都是几十年前的老物件。
模具是木质的,上面刻着圆形的凹槽,是用来做汤圆的;陶缸是青花瓷的,上面印着“缸鸭狗”
三个字,是光绪年间的老缸,现在还能用;瓷碗是粗瓷的,上面有淡淡的青花,是上世纪五十年代的老碗,边缘有些磕碰,却很有味道。
“您好,一位吗?”
一个穿蓝色旗袍的服务员迎上来,声音温柔,像宁波话一样软糯。
她的旗袍是深蓝色的,上面绣着白色的桂花,领口和袖口都滚着细细的白边,很素雅。
她的头发盘在脑后,戴着一个银色的发簪,发簪上挂着小小的珍珠,随着动作轻轻晃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