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
陆帆掏出手机,打开微信。
屏幕上弹出林默刚发的消息,是张照片:照片里是个竹篮,篮子里装着螺蛳,螺蛳壳上还沾着点湖水,阳光落在螺蛳上,水珠反光,像星星一样。
下面配着文字:“今天整理照片,翻到这张,突然觉得比之前摆拍的都好看——你看螺蛳上的水珠,还有竹篮的纹路,都是自然的样子,比任何滤镜都好。”
陆帆看着照片,手指在屏幕上放大,能看到竹篮的缝隙里还卡着片小荷叶——是东钱湖的荷叶,边缘有点卷,却很绿。
他想起那天东钱湖的阳光,很暖,落在脸上很舒服,湖边的芦苇被风吹得飘起来,像白色的羽毛。
他回复林默:“我今天整理笔记,也觉得之前写的太浅了——只写了做法,没写人的故事,没写背后的文化。
比如张阿婆腌咸齑的陶缸是婆婆传的,陈师傅凌晨三点去收鱼,李师傅的碗用金缮补的——这些细节,比做法重要多了。”
林默回复得很快,几乎是秒回,还发了个哭的表情:“太感动了!
我刚才看着视频,想起了张阿婆的陶缸,想起了王阿婆的柴火灶,想起了老张满是老茧的手——这些人才是宁波最美的风景。
你的书稿要是能写出这种感觉,肯定能打动很多人。
对了,你下次去温州,一定要去尝尝糯米饭!
我之前去拍过,阿婆的糯米饭摊开了二十年,肉汤熬得特别鲜,油条碎还是现炸的,脆得很!”
“温州糯米饭?”
陆帆心里一动,想起之前在动车邻座的温州阿姨说过,“阿拉温州人的早上,没糯米饭可不行”
。
他回复林默:“好啊!
我下一站就去温州,到时候拍给你看。
说不定还能找到像张阿婆、李师傅这样的人,听他们讲糯米饭的故事。”
挂了微信,陆帆的心里豁然开朗。
他想起之前在杭州菊英面店,看到老板娘凌晨三点就起来熬汤——汤要用筒骨、老鸡熬西个小时,火候要盯着,不能大也不能小。
她说“来吃的都是老顾客,不能让他们失望”
;想起在绍兴咸亨酒店,看到服务员给客人端茴香豆——茴香豆要选颗粒
iconicon-uniE0D0"
>
iconicon-uniE0D1"
>的,煮的时候要加桂皮、八角,还要加少许黄酒,服务员说“这是老绍兴的做法,不能改”
;想起在温州阿姨的话,“糯米饭要肉汤熬够时间,油条碎要现炸,不然不好吃”
。
这些故事,他之前都没写进书稿。
现在想来,这些才是书稿最珍贵的内容——美食不是孤立的,它和人、和生活、和文化紧紧连在一起。
一碗面、一颗汤圆、一份咸齑黄鱼,背后藏着的是人的坚守、生活的温度、文化的传承。
他翻开笔记本的第一页,原来写的“书稿大纲:记录全国美食的做法与味道,让读者了解各地饮食文化”
被他用红笔划掉了——划得很用力,纸都有点破了。
然后,他用蓝黑色的墨水,重新写下:“书稿大纲:记录美食背后的人、故事与文化——记录张阿婆的陶缸、陈师傅的渔衫、李师傅的金缮碗;记录他们的坚守、他们的乡愁、他们的生活;让读者从美食中,感受到生活的温度,感受到文化的重量,感受到人间的烟火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