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高铁的时速渐渐从250公里降到180,再到120,窗外的风景像是被按下了慢放键——温州城区那些贴满“皮鞋批发”
“服装代工”
招牌的灰白色厂房,渐渐被成片的水田取代。
稻穗刚过脚踝,穗尖抽出淡绿色的颖壳,风一吹,就像一片流动的绿海。
田埂边的乌桕树还没到落叶的季节,叶子是嫩得能掐出水的浅绿,树干上缠着几缕不知名的藤蔓,偶尔有白色的蝴蝶停在藤蔓花上,翅膀一扇,就融入了这片江南的温柔里。
陆帆把脸贴在微凉的车窗上,鼻尖先于眼睛捕捉到了绍兴的味道——不是温州小吃那种带着烟火气的油香,也不是楠溪江山林里的草木清香,而是一种混着水汽的、淡淡的醇香,像刚启封的老酒,又像晒了半个月的干菜。
他后来才知道,那是绍兴城里家家户户酿着的黄酒,顺着穿城而过的河道,借着风,飘出了十几里地。
帆布背包的底部有点硌腿,是早上从岩头镇带的楠溪江笋干。
粗麻纸的包装被行李压出了细密的褶皱,露出里面深褐色的笋尖,还带着点山泥的潮气。
王阿婆早上五点就起来帮他打包,枯瘦的手指捏着麻绳,绕着纸包打了个十字结,“这样提着重物也不会散,”
她的温州话带着点楠溪江的腔调,尾音有点沉,“到了绍兴,找个砂锅,把笋干泡软,切几片五花肉,倒半碗黄酒,慢火焖一个钟头。
肉香会渗进笋的纤维里,笋的鲜又会回进肉里,吃的时候记得配碗米饭,不然可惜了。”
陆帆当时没好意思说,他连个小锅都没带,但还是认真地点了头。
现在摸着手感粗糙的麻纸,仿佛还能摸到王阿婆指腹上的老茧——那是几十年揉面、晒笋干磨出来的,比任何护肤品都更有生活的重量。
背包侧袋里,老李夫妻给的南瓜子还剩小半袋,壳上沾着的盐粒蹭在帆布上,留下了一圈淡淡的白印。
偶尔摸出一颗,放在嘴里一磕,咸香里裹着点阳光的暖意,是五马街上午的味道。
“绍兴北站就要到了,请各位乘客整理好随身物品,在列车前进方向右侧车门下车。”
广播里的女声先讲了一遍普通话,再用绍兴方言重复了一遍。
绍兴话和温州话截然不同,没有温州话的硬朗,反而像裹了层糖,尾音微微上翘,“各位乘客”
说成“各位搭客”
,“下车”
说成“落车”
,软乎乎的,像有人在耳边用棉花签轻轻挠了一下。
陆帆跟着人流站起来,背上背包,走到车门边。
站台上的地砖是浅灰色的,上面印着小小的乌篷船图案,每隔几步就有一个,一首延伸到出站口。
指示牌上“鲁迅故里方向”
的箭头旁,也画着一艘迷你乌篷船,船夫的毡帽、船橹都画得格外细致,连船篷上的褶皱都清晰可见——看得出来,绍兴人把自己的水乡符号,刻在了每一个能看到的地方。
出了高铁站,空气里的黄酒香味更浓了。
门口停着一排出租车,车顶的LED屏上滚动着“鲁迅故里—25元”
“沈园—30元”
的字样。
陆帆挑了一辆车身擦得锃亮的出租车,司机是个五十多岁的中年人,头发里掺着几缕白发,梳得整整齐齐,穿着一件藏青色的夹克,领口别着一枚小小的毛主席像章。
“师傅,去鲁迅故里。”
陆帆坐进副驾驶,把背包放在腿上。
“好嘞!”
司机应了一声,发动汽车的时候,陆帆注意到他的方向盘套是深蓝色的土布,上面绣着“平安”
两个字,针脚有点歪,但看得出来是手工绣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