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还有温州的糯米饭,糯米蒸得油亮,浇上熬得浓稠的肉汤,撒上油条碎和虾米,一口下去顶饿,林姐说“温州人早上吃了糯米饭,能扛着生意跑一天”
。
“第五块拼,是绍兴的‘醇’。”
安昌古镇的腊肠绳是红麻的,还带着点咸香,陆帆想起在咸亨酒店的那个下午。
掌柜的是位头发花白的老人,给了他一碟茴香豆、一壶太雕酒,说“鲁迅当年就爱坐在这角落,就着茴香豆喝酒”
。
茴香豆煮得软,带着点黄酒的香,太雕酒醇得像蜜,喝下去暖乎乎的。
还有奶油小攀,是绍兴特有的中式蛋挞,外皮脆,里面的奶油带着点奶香,掌柜的说“这是以前西方传教士带来的做法,绍兴人改了改,加了点黄酒,就成了我们自己的味道”
。
安昌古镇的腊肠挂在河边的竹竿上,风一吹,咸香飘得满街都是,掌柜的说“绍兴人爱‘酱’,酱鸭、酱肉、酱鱼,越陈越香,就像我们的黄酒,放得越久越醇”
。
“第六块拼,是湖州的‘精’。”
南浔的丝绸碎片滑得像水,陆帆想起在百间楼旁吃的双交面。
那家面店藏在巷子里,老板是位湖州阿姨,做的双交面,浇头是酥肉和爆鱼——酥肉炖得烂,一抿就化;爆鱼炸得脆,咬起来香。
汤头是用鳝骨熬的,鲜得清,阿姨说“湖州人吃面讲究‘浇头要精’,酥肉要选三层肉,爆鱼要选草鱼中段,汤要熬足两小时”
。
还有丁莲芳的千张包,千张薄得透光,里面的馅是鲜肉和笋丁,煮在汤里鲜得很,阿姨说“丁莲芳做千张包,千张要挑薄的,馅要剁得细,煮的时候要小火,不然千张会破”
。
南浔的百间楼临着河,吃完面坐在河边的石阶上,风一吹,满是丝绸的香,阿姨说“湖州人做什么都讲究‘精’,丝绸要织得细,面要做得精,就像我们的太湖,看着平静,底下藏着精致”
。
“第七块拼,是嘉兴的‘糯’。”
月河的粽叶还带着点香,陆帆想起在粽子博物馆吃的传人粽。
传承人王师傅是嘉兴本地人,包的粽子,糯米泡得透,肉选的是五花肉,煮得油都渗进糯米里,咬一口糯得粘牙。
王师傅说“嘉兴粽子要‘糯’,糯米要泡西小时,煮要煮三小时,肉要选带皮的,这样才香”
。
还有西塘的送子龙蹄,炖得烂,咬一口满是胶质,王师傅说“西塘人爱吃‘糯’,蹄膀要炖足五小时,加酱油和冰糖,炖到皮烂肉嫩,就像我们的运河,慢慢流,却带着岁月的糯”
。
“第八块拼,是金华的‘香’。”
义乌的糖画碎像琥珀,陆帆想起在金华火腿工坊吃的火腿片。
老师傅是金华本地人,切的火腿片,肥瘦相间,咸香带着点鲜,嚼起来有嚼劲。
老师傅说“金华火腿要‘香’,选猪要选本地的两头乌,腌要腌足八个月,挂要挂在通风的地方,让它慢慢发酵”
。
还有兰溪的鸡子馃,外皮煎得脆,咬开时鸡蛋液流出来,混着肉馅的香,老师傅说“兰溪人做鸡子馃,面皮要擀得薄,鸡蛋要选土鸡蛋,煎的时候要小火,不然鸡蛋会老”
。
金华的山多,吃完火腿片坐在山上,满是草木的香,老师傅说“金华的东西都‘香’,火腿香、酥饼香、鸡子馃香,就像我们的山,扎实却藏着香”
。
“第九块拼,是衢州的‘辣’。”
开化的茶叶还带着点苦,陆帆想起在衢州吃的三头一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