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第73章 屯溪老街寻找最正宗的黄山烧饼(第3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陆帆来了兴趣,掏出笔记本准备记,“那烧饼不会放坏吗?”

“不会,”

老人笑了,眼角的皱纹挤在一起,“胡师傅的爷爷有诀窍——揉面的时候会加一点点碱水,既能让烧饼更筋道,还能延长保质期;烤的时候会多烤一会儿,把水分烤干,这样就不容易坏。

徽商走水路的时候,把烧饼放在竹篮里,挂在船舷上,饿了就拿一个,配着船上的茶,既能填肚子,又能解乡愁。”

陆帆谢过老人,继续往前走。

没走几步,又看到一家烧饼店——这家比刚才的网红店朴素些,门面是木质的,门口摆着一个不锈钢的电烤箱,老板是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正低头刷着手机。

陆帆走进来,问:“老板,您家的烧饼是老法子做的吗?”

年轻人抬起头,看了陆帆一眼,摇摇头:“老法子太麻烦了,揉面要揉两个小时,烤还要守着炭火炉,我这电烤箱多方便,半小时就能烤一批。

再说现在游客都图快,没人愿意等老法子做的。”

“那味道不一样吧?”

“差不多呗,都是烧饼,能吃就行。”

年轻人说完,又低下头刷手机,手指在屏幕上飞快地滑动。

陆帆没买,转身走出了店。

他忽然明白胡师傅的坚守有多难得——在这个追求快节奏的时代,愿意花时间、花心思守着老法子的人,越来越少了。

再往前走了大概五百米,就看到了“老街第一楼”

——这是一家老字号的徽菜馆,门面很大,门口挂着两盏大红灯笼,灯笼穗子是金黄色的,在风里轻轻晃。

门楣上的“老街第一楼”

五个字是金色的,字体大气,旁边还挂着一块牌匾,写着“中华老字号”

店里己经坐满了食客,能听到杯盘碰撞的声音和人们的谈笑声,香气从敞开的门里飘出来,是臭鳜鱼和一品锅的香味。

“老街第一楼”

旁边,果然有一家小小的店铺——门面只有“老街第一楼”

的三分之一大,招牌是一块厚厚的木板,上面刻着“胡记烧饼”

西个字,字体是手写的楷书,没有涂漆,露出木头的本色,边缘被常年的油烟熏得有些发黑。

店铺门口没有华丽的装饰,只摆着一个黑色的炭火炉,炉子是铸铁的,看起来有些年头了,炉口用砖块围着,炉子里的炭火正旺,冒着淡淡的青烟,炉壁上挂着一把长柄的铁钳,钳口己经被炭火熏得发黑。

陆帆走进店里,店里的空间不大,大概只有十平方米,靠墙摆着一个木质的案板,案板上撒着一层薄薄的面粉,旁边放着一个陶盆,里面装着揉好的面团。

店里只有两个人: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正站在案板前揉面,他穿着一件藏青色的土布褂子,袖口卷到小臂,手上沾着面粉,动作熟练而有力,每揉一下,面团就发出“砰砰”

的声音;旁边一位中年妇女正坐在小凳上包烧饼,她穿着浅蓝色的围裙,手指灵活地将馅料包进面团里,捏出一圈圈螺旋状的花纹,动作又快又准。

“小伙子,买烧饼?”

揉面的老人抬起头,他的头发是花白的,梳得很整齐,用一根黑色的皮筋扎在脑后,额头上有几道深深的皱纹,是常年劳作留下的痕迹,眼睛却很亮,透着温和的光。

“您好,胡师傅?”

陆帆试探着问,“我听人说您家的烧饼是老街最正宗的。”

“都是老顾客捧的场,”

胡师傅放下手里的面团,用毛巾擦了擦手上的面粉,笑得眼睛眯成了一条缝,“我做烧饼三十年了,从十八岁跟着我爹学,一首用的是老法子,没有添加剂,你放心吃。

要什么口味的?梅干菜肉的卖得最好,还有豆沙、葱油、芝麻的。”

“先来一个梅干菜肉的,谢谢您。”

陆帆站在旁边,仔细看着胡师傅做烧饼。

胡师傅先从陶盆里拿出一块面团——面团是乳白色的,看起来很有弹性,用手轻轻一按,能立刻弹回来。

他把面团放在案板上,用手掌根部轻轻按压,然后顺时针揉起来,动作很有节奏,手臂带动肩膀一起动,每揉一下,就把面团往案板上按一下,发出“砰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小说家多开几个马甲怎么了年代文作精女配她不作了绝品狱医满朝忠臣,我真不想做千古一帝!快穿:女配,冷静点重生梦想花开恶魔小保姆九零后天师快穿小妖精:腹黑男主,别过来!无敌从狼的凶猛进化开始超神学院之算算算二次元之衍化之力系统要我培养偏执大佬诸天轮回:从港综开始大唐之超级军火商王室之祭愿者神界红包群数风流人物娇软美人在年代文里被甜宠了俗世怪仙修仙女配不能死我在大虞长生云氏猜想美漫大魔王我用学习系统搞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