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台下掌声雷动。
一位白发老农颤巍巍举起手:“大人,我能让我孙女去当兵吗?她说她想修桥。”
“当然可以。”
赵昭微笑,“只要她能通过体能测试。”
归京途中,赵昭收到一封匿名信,夹着半片破碎玉佩。
信中只有一句话:“当年东宫旧人,尚存三人,皆在洛阳乞讨。”
他手指猛然收紧。
那是二十年前父亲被废时,随驾宦官们互剖玉佩为证的信物。
那些曾为主尽忠的老仆,竟沦落至此。
当夜,他秘密启程,微服前往洛阳。
在一座破庙里找到了三位衣衫褴褛的老人。
他们已不识帝王之相,只知有个“好心先生”
送来热汤与棉衣。
赵昭亲手为他们剪发洗脚,听他们讲述当年宫变细节:周维桢等旧党如何勾结禁军统领伪造谋反证据,如何逼迫太后下诏废帝,又如何将忠臣尽数流放诛杀。
“我们本可逃命,”
其中一人哽咽,“但我们答应过先帝,要守到最后一天。”
赵昭跪倒在地,叩首三次:“是我辜负了你们。
今日江山虽改,但血债未偿。
我以君王之名起誓:凡是当年参与构陷东宫者,无论生死,子孙永不录用;凡受牵连之家,一律平反昭雪,赐还田产爵位;尔等三位,请入住皇家养老院,余生由我亲自奉养。”
三日后,诏书下达,震动朝野。
周维桢早已病逝,其子为礼部郎中,当即罢官削籍。
其余涉案家族纷纷上书申辩,赵昭一概不理。
他在御前会议上直言:“正义或许迟到,但从不缺席。
如果连为父伸冤都不敢,我还配谈什么变法?”
人心为之震荡。
许多曾观望的士人终于明白:这位皇帝所行之路,不仅是制度之变,更是道义之立。
六月十五,第一列民用客运列车正式运营,从东京直通兰州。
车厢分三等,但无“贱民不得入座”
之限;票价低廉,农夫携鸡鸭亦可乘车。
发车仪式上,赵昭并未致辞,只是默默将一张普通车票塞进售票机,打出后递给一个小男孩:“拿着,这是你的第一张自由通行证。”
男孩睁大眼睛:“我可以去任何地方吗?”
“只要你愿意读书、工作、守法,”
赵昭蹲下身,“整个国家,都是你的。”
列车启动,汽笛长鸣。
万里河山,晨光普照。
赵昭站在站台边缘,望着远去的钢铁长龙,低声念出阿禾教案最后一页的话:
“每一个孩子都应该被告知:你不是来服从的,你是来改变世界的。”
风起云涌,前路未尽。
但他知道,这条路,已经没有人能拦住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