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会后,他亲自起草《告全国父老书》,通过电报系统发往各省:
“诸位同胞:
变法至今,争议不断。
有人说我毁弃祖宗成法,有人说我崇洋媚外。
但我只想问一句:一百年前,我们的孩子还在点油灯背四书五经的时候,西洋列强已经用蒸汽船撞开了国门。
今天我们修铁路、办女学、兴实业,不是为了变成别人,而是为了让每一个中国人,不必再跪着求生。
我知道很多人苦,很多家庭难。
所以我不能停下。
哪怕前方是刀山火海,我也要?过去。
因为我记得那个在洪水里扛沙袋的女人说的话??‘我更怕将来我的女儿问我:娘,那时候有人饿死淹死,你在哪里?’
所以,请你们监督我。
骂我可以,但别放弃希望。
只要还有一个人愿意读书、做工、守法、说真话,这场变法就没有失败。”
信末署名并非“皇帝”
,而是“一个和你们一样渴望光明的普通人赵昭”
。
三日后,这封信被抄录数万份,贴遍城乡。
有乡绅读后痛哭失声,当场撕毁家中供奉的“祖宗牌位”
,换上赵昭画像;也有偏远山村的私塾先生,带着学生徒步数十里,只为在邮局寄出一封支持变法的联名信。
然而风暴亦在酝酿。
八月初三,大理寺奏报:礼部郎中周延年勾结江南士绅集团,秘密刊印《讨逆檄文》,诬称赵昭“悖伦常、废纲纪、纵妇人干政、引夷狄机器祸乱华夏”
,并联络旧军官图谋兵谏。
搜查其宅时,竟发现藏匿武器三十七件,其中包括两支西洋左轮手枪。
赵昭览奏,面色平静,只问一句:“证据确凿否?”
“人赃并获,供词画押。”
“好。”
他提笔朱批,“周延年依谋反律斩首,家产抄没,子孙三代不得科举。
其余从犯,按情节轻重分别流放、监禁、革职。
但??”
他顿笔,“凡被动牵连、未实际参与者,一律免罪释放,并发放路费返乡。”
苏兰进言:“如此宽大,恐助长逆党气焰。”
赵昭摇头:“杀一人易,服人心难。
我们要让人明白,反对新政可以,但必须用嘴巴,而不是刀枪。
只要不流血,就有对话的可能。”
随后,他下令将此案全部卷宗公之于众,并举办“全民法治讲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