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那么问题就来了,作为县令,与那些难缠的士绅和小吏斗争达到目的,还是与他们合作,欺负搜刮底层庶民,轻松达到目的。
两者之间,你怎么选?
海瑞为啥牛逼啊?不就是他宁愿自己种菜,让媳妇织布,顿顿吃青菜豆腐,都要干前任内阁首辅徐玠么?为了清田,挽起裤管亲自下田。
事情是很明白的,贾琏的奏本说的都是真的。
并且给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
那就是严查基层官员有没有打着移民的旗号谋私利,同时鼓励民间商人参与到移民的事业中。
贾琏的意思很明确,既然基层官员不配合不执行内阁的移民政策,内阁就要查他们有没有打着移民政令的旗号行贪腐之事。
同时政令还是要继续执行,可以鼓励民间商人去做。
否则,内阁的威信何在?
如果是早几年,这份奏本的威力不算大,至少不会受到太大的重视。
但是如今则不一样了,承辉帝最近几年,放权内阁的力度很大。
只要不涉及军机大事,以及尚书以上官员的任命问题,承辉帝基本都不管了,直接丢给内阁处置。
这点大周朝没学明朝,搞了一个披红的司礼监分权。
这算是借鉴了明朝的经验了,内廷绝不允许干政。
看完奏折的李清,知道这事情不表态绝对是不行的,不给意见也是不行的,这是贾琏的奏本,敢给他拦住了,他能打上门来。
无奈之余,只好批了一句话,建议督察院派员清查!
民间移民事不鼓励,不反对。
嗯,鼓励民间商人参与其中的事情,李清是绝对不会支持的,为啥呢,没好处啊。
看看现在跑海商的都是哪些人就知道了,两广、闽浙海商最多,这四个省的民间移民也最多,便宜落不到自己人头上,自然没动力。
因为奏本的内容比较重要,李清批阅后,让人转送林如海。
他可不会直接送皇帝跟前,否则林如海知道了,肯定会找麻烦。
这就不是他能直接处理,不用上报的事情。
这点李清分的很清楚。
林如海这边接到两份奏本,没着急看李清的批阅,而是先都看一遍,然后再看李清的批阅,想了想拿着奏本出来找李清。
“如水兄,你我议一议。”
嗯,这才是内阁处置政务的常态,先私下沟通,达成一致再上奏。
李清没有立刻响应,而是疑问了一句:“还是叫上方相一起吧。”
林如海犹豫了一下道:“如此甚好!
不器的奏本,确实需要与他先行沟通。
二殿下的奏本,我会附议。”
很快方颂也被叫来了,三人去了林如海的办公室,针对贾琏的奏本,三人商议之后,很快有了结论。
基层的官员因为政务的原因,抗拒执行移民政令,内阁不挑你们的理,毕竟都是从基层走来的,知道基层办事的难处。
但是你们要是打着内阁政令的旗号自己捞钱,骂名内阁来背,那绝对不能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