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然后跪下,对着水中倒影深深叩首三次。
夜深人静,他在灯下提笔续写《北行录》第十三卷??本不在原计划之内,但他觉得还有话要说。
>“臣尝以为,治国在于权谋,驭民贵在震慑。
故少年得志时,设密探、行株连、焚书院、囚言官,自谓‘铁腕定乾坤’。
然今日行走千里,目睹妇人抱尸哭于荒冢,孩童拾骨充饥于废村,方知暴政之下,无一人得安。
>
>有老妪居雁门山麓,三子皆因‘通匪’罪名处决,实则只为偷挖半筐野菜。
彼时我批阅奏章,仅一句‘依律处置’四字了事。
今见其人独守破屋,日日摆三副碗筷,唤儿归食,声嘶力竭,无人应答。
我竟无颜直视其目。
>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此非老子空谈,乃血写箴言。
>
>臣愿终老于此,非求赦免,惟望以余生补寸功于万一。
若有一人因我之言而免冤狱,有一家因我所授耕技而不饿死,则吾心稍慰。”
墨迹未干,窗外忽传来脚步声。
一名巡田御史模样的青年官员推门而入,拱手道:“高先生,我是奉命巡视北境的第六批寒门学子,途经此地,特来拜谒。
读过《北行录》,夜不能寐。
请问先生??如何才能不让新政沦为新弊?”
高澄吹熄油灯,点燃一支松脂火把,火焰跳跃映照着他苍老的面容。
“你可知归仁堡最初建城时,用了多少块夯土?”
他问。
青年摇头。
“三千六百八十九块。
每一块,都是百姓亲手筑成。
官府本欲派役夫强征劳力,是我拦下,改以工代赈:一家出力一日,记一分,积满十分可换一斗米、一本《识字启蒙》。
结果人人争先,连八十老翁也来搬石。”
他顿了顿,声音低沉:“制度若离民心,纵有千条法令,不过纸枷锁。
而一旦百姓觉得自己是在为自己筑城,哪怕风吹雪打,墙也不会倒。”
青年怔住,良久才道:“所以您教的不只是法律和农事,更是让他们相信??这天下,也有他们的一份。”
“正是。”
高澄点头,“否则,公平只是强者施舍的残羹,而非众人共守的契约。”
次日清晨,高澄带着几名学生前往边境勘测水渠路线。
途中经过一片乱葬岗,枯骨遍地,碑石倾颓。
一名小女孩正在给一座小坟堆插花,见他们到来,怯怯退后。
高澄走近细看,墓碑上刻着:“铁勒孤儿阿塔尔之墓,年七岁,殁于饥寒。”
下面是几行歪斜的汉字,显然是孩子自己写的:“我想活着,想上学。”
高澄蹲下身,轻声问女孩:“你是他的妹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