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女孩含泪点头:“哥哥去年冬天饿死了。
没人收尸,是我和妈妈用草席裹了他……可妈妈也走了。”
高澄闭上眼,再睁开时,眼中已有水光。
他对学生们说:“记下来:此处设义冢一所,立碑明文,凡无主遗骸,皆由官府安葬,不得弃置荒野。
并建‘幼孤堂’,收容流离儿童,授食授学,费用由屯田盈余支应。”
一名学生犹豫道:“这超出了我们职权范围……需上报边学司批准才行。”
“那就报。”
高澄站起身,声音不大却极坚定,“若等批文下来再行动,又要有多少孩子死在下一个冬天?为政者最忌讳的,不是犯错,而是看着苦难发生却说‘等程序’。”
当天傍晚,他亲自带领村民清理乱葬岗,掘出三十七具遗骸,一一编号登记。
有人认出其中一具是十年前失踪的叔父,当场跪地痛哭。
消息传开,周边部落纷纷送来亡者名录,请求协助寻亲。
三日后,归仁堡举行了首次“清明共祭”
。
汉、胡百姓齐聚义冢前,不分族别,共同焚香奠酒。
昭宁公主特派使者送来挽联:“同是天涯沦落人,何分南北与胡汉。”
仪式上,高澄站在人群最后,默默将一束艾草放在阿塔尔墓前。
风吹动他的衣角,如同多年前平阳里碑林下的那一阵风。
就在这时,远方烟尘骤起。
一队骑兵飞驰而来,为首者身穿紫袍,佩玉带,正是晋阳新任大理寺少卿李慎??当年曾被高澄下令杖责致残的谏官之子。
众人戒备,唯高澄不动。
李慎翻身下马,快步上前,突然双膝跪地,重重叩首:“高大人,我父临终前嘱我,若新政真能洗清旧弊,便代他向您谢罪。”
全场哗然。
高澄颤声问:“令尊……何时去的?”
“去年冬。
他病中读到《北行录》中‘株连之祸’一节,泣不成声,说当年若非您执意严惩,他也未必敢冒死进谏。
他让我告诉您??真正的忠臣,不是一味顺从,而是敢于让君王看见自己的恶。”
高澄扶起李慎,老泪纵横:“是我害了你们父子二十载光阴……今日这一拜,该是我向你们磕的。”
两人相拥而泣,四周寂静无声。
那一刻,不是宽恕,而是和解??一个时代终于开始学会背负它的罪孽前行。
数日后,高洋密诏再至:准许高澄在归仁堡试行“民议庭”
制度,即每月初一召集百姓大会,由十名随机选出的居民组成临时评议会,审议屯田分配、赋役摊派、刑案调解等事务,官员须现场回应质询,违者可由巡田御史弹劾。
诏书末尾写道:“法始于上,行于下,成于共。
若天下皆有归仁之议庭,则朕可高枕矣。”
高澄接旨时,正值麦收时节。
田野间镰刀挥舞,笑语飞扬。
他站在高台上,面对数百乡民,用沙哑的声音宣布:“从今往后,你们不是被治理的人,而是治理的一部分。”
台下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一位白发老牧民高举镰刀喊道:“我们也能管官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