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若这辈子都无力再反秦了,至少张良能够将其写下来,当年列国变法图强,韩变法是最酷烈的。
蜀中大雪的这三天,张良几乎没有出门,而是一直在写着有关当年韩地的事迹。
直到第四天,张良捧着厚厚的一叠...
刘肥蹲在孩子们身边,手握一根细长的柳枝,在松软的沙地上一笔一画地描摹着“秦”
字的最后一捺。
他的动作沉稳而缓慢,仿佛不是在教字,而是在刻碑。
几个孩子围成半圈,屏息凝神地看着那根柳枝划过土地,留下清晰的痕迹。
风吹起他们额前的碎发,也吹动了远处田垄间新绿的麦苗。
“这一捺,不能急。”
刘肥轻声说,“就像咱们从咸阳一路走来,千里万里,一步都不能少。
你若心浮气躁,笔就歪了;笔一歪,字就不正;字不正,则心不诚。
治民如写字,贵在端方守矩。”
一个稍大的男孩鼓起勇气问:“校尉大人,我们以后也能像您一样当官吗?”
刘肥笑了,眼角泛起细纹。
“为何不能?你们现在学的是《秦律》开篇第一句‘以法治国’,读的是博士带来的竹简,写的是天下通行的隶书??这便是根基。
十年后,或许你们中有人会执印绶、掌边郡,甚至入朝为臣。
只要肯学,路就在脚下。”
孩子们听得眼睛发亮。
有个小女孩悄悄捡起一块小石子,在旁边另起一行,笨拙地临摹起来。
她写的不是“秦”
,而是“宁远”
二字??那是即将西嫁的公主封号,也是这些日子驿道上传得最广的名字。
刘肥看着她,心头微动。
他知道,这两个字将不只是一个名号,更是一颗种子,埋进西域诸国的心里。
和亲非屈辱,而是纽带;公主非牺牲,而是使者。
她带去的不仅是丝绸与礼器,还有中原的礼仪、医术、农法,乃至对秩序的信仰。
她的车驾所至,便是王化所及。
他站起身,拍去衣袍上的尘土,正欲上马,忽见一骑自东疾驰而来,烟尘滚滚。
那是一名传令兵,铠甲染霜,马鬃结冰,显然是连夜赶路。
待到近前,士兵滚鞍下马,双手呈上一封火漆密函:“护羌校尉刘肥接旨!
陛下特命加急送达,不得延误!”
刘肥整衣跪接。
拆封阅毕,神色微变。
诏书内容不多,却字字千钧:宁远公主婚期提前,三月之内须抵敦煌完婚;西域学宫即日开课,首设“译语”
“律令”
“农政”
三科;另命刘肥选派百名屯田子弟,送往咸阳太学试读,以备将来充任边吏。
更重要的是最后一句:“着刘肥兼任‘西域都护使’,总揽河西以西军政事务,遇紧急事态可先斩后奏,便宜行事。”
这意味着,他不再是单纯的武将或地方官员,而是大秦在西域的实际代理人??一人之下,万民之上。
他缓缓收起诏书,抬头望向西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