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进得殿内,向昚学着往日所见的模样,迈着略显生疏的四方步,一步步走上龙座坐下。
群臣见状,齐齐躬身拱手,山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随即行三跪九叩大礼。
张贵祥立在龙座之侧,高声唱道:“众卿平身。”
君臣皆起身归位,殿内瞬间恢复肃穆。
丞相孙幽古出列,躬身奏道:“陛下,今日众卿皆有奏事,可议政了。”
话音刚落,文武百官便纷纷出列上言,一时间殿内人声此起彼伏。
有大臣奏报流民安置之策,有将军提及边境盗匪滋扰之患,还有地方官员急报多地遭遇旱灾、蝗灾,恳请朝廷赈灾;另一边,也有官员奏喜,说江南一带丰收,海运漕粮顺遂,还请陛下商议盐税调整之法,件件皆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
丞相孙幽古总揽百揆,代天子行政,待众臣奏事完毕,便朗声道:“诸臣工若无其他议事,便可退朝。”
说罢转身面向龙座,躬身对向昚道:“陛下,今日诸臣工所奏之事,俱已整理成奏本,待陛下观览后再定夺。”
向昚闻言,摆了摆手漫不经心道:“丞相不辞辛苦,这些琐事你就看着办吧。”
孙幽古眉头微蹙,执意劝道:“陛下,臣虽为丞相,总揽百揆,但国之大事,须由天子总宰,陛下便是这总宰之人,岂能不亲自观看?况且陛下当政已半年有余,若对朝政之事始终生疏,实非社稷之福,万不可如此懈怠。”
向昚被劝得没法,只得应道:“好啊好啊。”
忽然话锋一转,带着几分得意道:“说起来,最近我练了一手好字,待会儿批奏本,我亲笔朱批,你们……能看得懂吗?”
孙幽古一听这话,嘴角抽了抽,强忍着笑意,咬着牙拱手道:“陛下御笔,龙飞凤舞,臣等自然看得懂,看得懂。”
其实他心里暗自叫苦,陛下的字向来潦草难辨,哪里能看得懂?
向昚却全然不知,乐呵呵道:“看懂就好,我也觉得我的字越来越有章法了。”
忽然间,一名身着绿色绯衣的官员从众臣之列走出,躬身奏道:“陛下,丞相,臣有一事启奏。
此事虽非紧急国政,却关乎朝堂清誉,实乃重要之事。”
丞相孙幽古闻言,眉头微挑:“既非大事,却又重要?有话不妨直言,莫要拐弯抹角。”
那官员朗声道:“臣近日偶得一些诗稿与文集,皆出自当朝某位大臣之手。”
孙幽古脸色一沉,厉声道:“此类文人琐事,也值得拿到朝堂上来说?莫非你觉得眼下流民、灾荒、边境诸事皆非大事,竟要以诗稿文赋占用议政时间?”
“丞相息怒!”
那官员急忙辩解,“此事绝非小事!
陛下,丞相,此事若今日不言,日后恐酿成大祸,我大周朝堂或将被沽名钓誉之辈搅得乌烟瘴气!”
“放肆!”
孙幽古怒斥,“你这是在暗指朝堂之上有大臣借文赋沽名钓誉?拿些诗文便来朝堂兴风作浪,简直荒谬!”
那官员见状,“扑通”
一声跪倒在地,叩首道:“陛下,丞相,臣所言之事绝非妄言,更非兴风作浪!
其中牵涉甚广,还请陛下与丞相允臣详细上奏,若有半句虚言,臣愿受重罚!”
丞相听完整三首诗,眉头微蹙,语气带着几分不解:“这几首诗不过是寻常言志之作,或抒怀、或感时、或明志,皆是文人常情,何来‘紧要急切之事’?你这般小题大做,莫不是欺瞒朝堂?”
那绿色绯衣官员连忙躬身回话:“丞相明鉴!
此事看似是诗以言志,但其字句间暗藏的深意,难免不让人疑窦丛生,细究之下,恐与社稷安稳息息相关啊!”
“哦?”
丞相眼神一凝,“既如此,你且细细道来,其中究竟有何道理,能让你这般危言耸听。”
绿色绯衣官员脸上闪过一丝慌乱,随即话锋一转:“臣等愚钝,对诗中深意的解读恐有偏颇,怕误了朝堂判断。
沈学士素有才名,精通经史,擅解文义,不如请沈学士为陛下与诸位大人剖析一二,定能拨云见日。”
丞相闻言,目光扫向朝臣队列:“沈思耀可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