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沈思耀心头一沉,知晓终是躲不过,当即出班躬身奏道:“臣在。”
那绿色绯衣官员立刻看向他,语气带着几分刻意的推崇:“沈学士,便请你为大家说说这几首诗的深意,也好解了众人的疑惑。”
沈思耀暗自咬牙,一边要保全自身与家人性命,一边又要应付钱尚书的暗中命令,只能硬着头皮开口。
他斟酌着字句,所言看似句句在理,剖析诗中“志”
与“情”
,却每一句话都透着股言不由衷的别扭,让人听着总觉得滋味不对,似有隐情藏在其间。
沈思耀定了定神,手持诗稿缓步上前,目光扫过殿上众人,朗声道:“启禀陛下、丞相,臣斗胆剖析这三首诗的深意。”
“先说《秋夜孤吟》,‘寒星垂野阔,孤雁唳长空’,以寒星孤雁起笔,看似写秋夜寂寥,实则暗喻当下时局虽有开阔之象,却仍有孤臣独行之境。
‘露重摧残菊,风高卷乱蓬’,霜露欺菊、狂风卷蓬,是叹贤才遭嫉、寒门难立。
而‘一身霜雪色,万里路尘红’,则是写诗人历经风霜、奔波四方的坎坷。
至于‘何日清寰宇,挥戈斩棘丛’,此句绝非不臣之念,实乃诗人目睹世间乱象,渴望扫清寰宇、铲除奸佞的壮志,是忧国忧民的肺腑之言啊!”
他顿了顿,又道:“再看《登城感怀》,‘危楼凭栏望,烽烟接远荒’,登高见烽烟连绵,是忧边患未平、国土不宁。
‘残垣埋故垒,老树挂斜阳’,残垣老树映斜阳,是伤战乱之后,民生凋敝、故国难寻。
‘朱门歌酒暖,白骨野风凉’,以朱门的奢靡与荒野的白骨对比,字字泣血,是痛斥权贵享乐、不顾黎庶疾苦。
‘谁怜黎庶苦,空对月如霜’,则是诗人满怀悲悯,却无力救济苍生的无奈与怅惘,这份爱民之心,昭然可见。”
最后,他指向《梅岭寄意》:“‘冰封千嶂寂,梅萼破寒开’,冰封千嶂之中,梅萼凌寒而开,是赞君子在困境中坚守本心、不屈不挠。
‘瘦影凌风雪,清芬傲俗埃’,梅影瘦而抗风雪,花香清而远俗尘,是写诗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
‘宁为孤岭客,不做苑中材’,宁可做孤岭上的野梅,也不做御苑里的盆栽,是明志不愿趋炎附势、受困樊笼。
‘静待东风起,春归遍九垓’,则是盼明君出世、盛世降临,愿春风化雨,润泽天下,这份期盼,何其赤诚!”
一番解读下来,句句引经据典,看似把诗中“深意”
剖析得淋漓尽致,却总在关键处避开了钱为业预设的“不臣”
陷阱,字里行间藏着几分刻意的周全,让人听着虽觉有理,却总绕着一股说不出的别扭。
齐王立在朝臣队列中,初闻那三首诗时,只觉字字熟悉,待听得完整,心头猛地一震——这分明是自己早年所作,其中几首更是遗失的得意之作,怎会突然出现在朝堂之上?他眉头紧锁,满心疑惑,暗自思忖:“诗稿早已不知所踪,为何会落入他人手中?是谁在背后操纵此事?”
思忖间,一段过往忽然闪过脑海,他猛地想通了关节,胸口一阵剧痛,险些站立不稳,心底翻涌着无尽的失望与愤懑:“原来是他……高玉明!
万没想到,我平日待他不薄,他竟暗中将诗稿送出,成了他人构陷我的利器!”
此时,丞相孙幽古已听完沈思耀的解读,捋着胡须颔首赞道:“沈学士解读得条理清晰,句句切中诗旨,果然不负才名!
依老夫看,这便是寻常言志之作,并无不妥。”
那绿色绯衣官员见状,急得满脸通红,上前一步道:“丞相明鉴!
沈学士这般解读,分明是避重就轻!
此诗绝非表面那般简单,他这是在为……”
话说到一半,却被沈思耀冷冷瞥了一眼,顿时支支吾吾,说不出后半句。
就在此时,钱为业出班躬身奏道:“陛下,丞相,臣有异议!
此诗看似寻常,实则颇有深意。
沈学士虽饱读诗书,却终究是拘泥于字面,未能参透其中暗藏的玄机,只以平常说法解读,未免太过草率。
有道是‘诗无达诂,然志有真伪’,这诗中字句,细究之下,恐有不臣之嫌啊!”
丞相孙幽古闻言,眉头一挑,语气带着几分不悦:“钱尚书此言差矣!
老夫反复听来,只觉诗中满是忧国忧民之心,并未看出任何不臣深意。
既然你我见解不同,不如老夫也来解读一番,与诸位大人共辨是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