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因此,创造性的作家不能回避精神病学家,精神病学家也离不开创造性的作家。
对精神病学的题材进行文学处理,实践证明是正确的,绝不损害它的美。
[28]
它的确是正确的——一篇对某病例及其治疗过程的富有想象力的描述。
现在,故事讲完了,我们的悬念解开了,可以对其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了。
我们将用我们这门学科的技术术语对故事复述一遍。
我们不会觉得这么做与前面说过的要重复这个故事存在什么自相矛盾。
作者常把诺伯特·汉诺德的精神状态称为“幻想”
,我们没有理由拒绝作者的这种观点。
我们可以指出一种幻想的两个主要特征,这两种特征虽然不是对该幻想的全面描述,却可以把它与其他精神失常明显地区别开来。
第一点,它是众多精神病态现象之一,这些病态现象不会直接对身体产生影响,而且通过心理迹象(mentalindis)表现出来。
第二点,它的特点是在幻想中“怪念头”
占上风——意即获得某种信念并对行为产生影响。
如果我们回忆一下,汉诺德的庞贝之旅其目的是为了获取格拉迪沃在废墟中留下的独特的脚印,我们就有了一个幻想影响行为的绝好例证。
精神病学家或许会把诺伯特·汉诺德的幻想归到“妄想狂”
系列,并可能会把它描述为恋物色情狂(fetishistiania),因为其行为的突出表现就是对那件雕塑的狂恋,还因为在精神病学家看来,这位年轻的考古学家对脚及脚的姿态的兴趣必然让人想到“恋物癖”
(fetishism)。
当然,这些对不同种类的幻想根据其内容进行命名与分类的做法,总有些根据不足。
[29]
由于我们这位主人公是基于某种奇特的嗜好发生幻想的,所以,一位严肃的精神病学家立即会认定他的行为是一种身心“退化”
,并会研究一下他的遗传素质,这可能是无情地导致他遭此命运的原因。
然而,在这部作品里,作者并未按照一个精神病学家的思路去做,而是自有高见。
他希望使这位年轻人更接近我们,以便更容易地激发读者“感情移入”
。
若诊断为退化,不管正确与否,就会立刻使这位年轻的考古学家与我们有了一定的距离,因为我们的读者是正常的人,是人性的衡量标准。
作者也没有过分关注主人公的遗传特征和先天的生理条件,而是深入到社会的心理素质(mentalmakeup)中去,因为心理素质是他产生妄想的根源。
在一个重要方面,诺伯特·汉诺德的行为表现大异于正常人。
他对活生生的女人没有兴趣,而变成了科学的奴仆。
科学剥夺了他对女人的兴趣,却让他对用大理石或者铜造就的女人发生兴趣。
这不应该被看作是微不足道的特殊癖好,相反,它是待描述的整个事件的基本前提。
因为曾几何时那样一件特殊的雕塑引起了他强烈的兴趣,这种兴趣普通人只对活生生的女人才会有,他的幻觉也由此而产生。
接着,我们便看到事情出现了转机,他的幻觉通过一次幸福的转机而被治愈,他对大理石塑像的兴趣重新被活生生的女人所取代。
作者只是让我们跟踪导致这位年轻人远离女人的种种影响。
他只是告诉我们,年轻人的态度不能由其先天素质来解释,相反,它包括一定程度的想象的(或许,我们可以加上“色情的”
)需要。
正如我们在故事后面的情节中所看到的,他在童年并未逃避过其他的孩子:他和一位小姑娘发生了友谊,她成为他难分难舍的伙伴。
他们一起分享食品,他常常撞击她,也让她弄乱他的头发。
童年未成熟的性冲动正是表现在这种互相依赖、互相爱慕又互相攻击的行为中。
性冲动的结果只有在后来才表现出来,但这时自己变得无法抗拒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