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童年时期的性冲动通常只有医生和创造性作家才识别得出来。
我们的这位作家清楚地向我们表明,他也是持这种观点的,因为他让他的主人公突然对女人的脚及其走路的姿势发生了强烈的兴趣。
这种兴趣使他在科学界以及他居住的小城镇的妇女中招致了恶劣的名声:一个恋足癖(亦译“恋脚狂”
,foot-fetishist)。
可是,我们难免要将这种兴趣追溯到他对童年伙伴的记忆,因为这位姑娘在她童年时无疑已表现出了这种特殊的优雅姿态。
当她走路时,她的脚趾几乎抬成与地面垂直。
正因为这件古代的大理石雕塑表现出了相同的走路姿态,所以对于诺伯特·汉诺德才显得如此重要。
这里我们顺便加上一句,作者提出这一突出的恋物现象时,他是非常尊重科学的。
自从比纳以来,事实上我们一直试图把恋物现象的起源追溯到童年时的性印象。
[30]
这种长期逃避女人的状态会导致一个人对妄想的易感性,或者我们习惯称之为“秉性”
。
精神紊乱发生在一个偶然印象唤起久被忘却的但又至少夹杂有色情成分的童年经历之时。
如果我们想想随后发生的事,就会发现“唤起”
一词使用不当。
我们必须像作者那样使用正确的心理学专业术语,以精确描述。
当诺伯特·汉诺德看见这件雕塑时,他并未记起在他童年伙伴那里曾见过相似的步态,他的记忆中一片空白,可是这件雕塑所带来的效果都源于他的童年经历所铸造的这一情结。
所以,童年的经历便被搅动了,变得活跃起来,并开始生效。
但它还并未进入意识状态,用一个目前心理病理学无法回避的概念来描述,它还处于“潜意识状态”
。
我们希望这一潜意识的概念不要卷入哲学家和自然哲学家的争辩之中,因为他们的争辩常常仅有词源意义而已。
当目前我们还没有一个更恰当的词汇来描述当事人已经发生、但并未达到意识状态的心理活动过程时,我们姑且使用“潜意识”
这一概念。
如果某些思想家要对这种潜意识的存在进行质疑,理由是它无法被感知,那么,我们只能猜测他们从未见识过此等心理现象,他们的思想还僵化于常规经验,以为心理活动一旦活跃起来,一旦十分强烈,就一定是可以被意识到的。
我们还猜测到,他们需要了解(我们的作者在这方面是十分了解的),肯定存在一些心理过程,它们尽管是激烈的,也能产生效果,然而却还是未被意识到。
我们在前面曾提到,诺伯特·汉诺德有关与佐伊童年关系的记忆处于一种“压抑”
状态,在这里我们将它们称之为“潜意识”
记忆。
因此,我们现在得注意一下这两个术语之间的关系,它们在意义上似乎有些相似。
要把这一点弄清楚并不困难。
“潜意识”
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压抑”
则是意义狭窄的概念。
凡是被压抑的,都是意识不到的。
但我们不能断言,凡是意识不到的,都是被压抑的。
如果当汉诺德看到雕塑时就忆起以前佐伊的步态,那么他先前潜意识的记忆就会立刻变得活跃起来,并被意识到。
这就可以表明它先前的记忆并未被压抑。
“潜意识”
纯粹是一个描述性的术语,在某些方面是不确定的,或者说是静态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