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
[23][弗洛伊德在他的《文明及其缺憾》(1933a)一书的末尾和《摩西与一神教》(1939a)的第三章第一部分又重申了这个问题。
]
[24][参见《拜物教》(1927e)一文,下面第153页。
]
[25][“梅纳特的精神错乱症”
:这是一种严重的幻觉紊乱状态。
]
[26][参见弗洛伊德《强迫性行为与宗教活动》(1907b)和赖克的著作(1927)。
]
[27][弗洛伊德以前经常提出这种观点。
例如,在1919年为他写的《达·芬奇的童年回忆》(1910c)增补的一个句子中就曾提到过,标准版,第11卷,第123页。
]
[28][弗洛伊德后来在一些文章中对他命名的“物质”
真理和“历史”
真理做了区分,参见《摩西与一神教》第三章,第二部分,第七节,也请参见《日常生活心理病理学》(1901b)第十二章(3),编者对该问题所做的一个脚注。
标准版,第6卷,第256页。
]
[29][莫比斯(M?ebius)曾使用过这个短语(1903)。
参见弗洛伊德的早期论文《“文明的”
性道德与现代神经症》(1908d),标准版,第9卷,第199页,目前这种论点曾在这篇论文中预见过。
]
[30][“忠诚禁律”
意指关于君主政体。
]
[31][这是在美国国家禁令发布的中期写的(1920~1933)。
]
[32][摘自海涅的诗《德意志》(第一部分)。
此处译作“不信宗教的伙伴”
这个词——德语词是Unglaubensgenossen——是海涅本人用来指斯宾诺莎的。
在弗洛伊德的《诙谐及其与潜意识的关系》的那本书(1905c,标准版,第8卷,第77页)里,他曾引用来作为一种特殊的诙谐技巧。
]
[33][这是荷兰作家穆尔塔突里(Moltatuli)描写的两位孪生之神:Λóγos(逻各斯:理性)和Aváγхη(亚南克:必然性)。
参见编者对《受虐狂的节制问题》(1924c)所做的一个脚注,标准版,第19卷,第168页。
]
[34]在许多其他著作中也涉及到了这一主题,其中有《对精神分析的抵抗》(1925e)的论文(标准版,第19卷,第219页以下),《一个幻觉的未来》(1927c)的前几页,见前面第5页以下,以及《为什么有战争?》(1933b)的最后几段。
[35]23年增补的一个脚注不可避免地证明了这种判断的正确性。
弗洛伊德写道,因为在那时“我自己不得不主张存在着一种‘攻击性本能’,但它不同于阿德勒的。
我宁愿把它称作‘破坏本能’或‘死的本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