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补记03(第8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阿德勒的本能实际上更具有自我肯定本能(self-assertiveness)的性质。”

[36]非常感激她允许我们在这里重新引用它。

整个这一段话也将在厄内斯特·琼斯的传记(琼斯,1957,第494页)的附录A(第33号)中发现(一个不同的译本)。

在这封信之前不久写的《有终结的分析和无终结的分析》(1937c)这篇论文的第六节中,弗洛伊德对这个主题做了探讨。

[37][《一个幻觉的未来》(1927c)。

见第5页。

[38]“大海般的感受”

(“oig”

)义同omnipotence,即“全能感”

、“全知感”

人本主义心理学创始人马斯洛(A.H.Maslow)将“大海般的感受”

视为人的“高峰体验”

(peak-experience)之一。

——中译者

[39][1931年增注]李鲁里(Liluli,1919)。

——自从他的《拉玛克里纳传》(1929)和《维夫卡南达传》(1930)两本书出版以来,我再也无需隐瞒这个事实,即书中提到的这位朋友是罗曼·罗兰。

(在《一个幻觉的未来》出版之后不久,罗曼·罗兰便写信给弗洛伊德,在1927年12月5日的一封信中谈到了这种“大海般的感受”

[40]克里斯蒂安·底特里奇·格莱伯(DietrichGrabbe,1801~1836),在《汉尼拔》中写道:“确实,我们不会抛弃这个世界。

我们永远和它在一起。”

[41][在《自我与本我》(1923b)的编者导言中可以发现对弗洛伊德使用“自我”

(ego)和“自身”

(self)这两个术语所做的一些说明。

[42][参见《施莱伯案例史》第三节的一个脚注(1911c),标准版,第12卷,第69页。

[43]在自我发展和自我感受这个论题方面的著作是卷帙浩繁的,参见从费伦茨算起(《现实感的发展阶段》,1913)到费德恩(Federn)的贡献(1926,1927及以后)。

[44][在这一段中,弗洛伊德是在重温一些熟悉的根据。

不久以前,在他的《否定》(1925h,标准版,第19卷,第236~238页)这篇论文中他曾讨论过这件事。

但是在几次更早的场合他也曾探讨过。

例如,参见《本能及其变化》(1915c,同上,第14卷,第119和134~136页)以及《释梦》(1900a,同上,第5卷,第565~566页)。

确实,它的实质可在1895年的《科学心理学设计》一文中发现,第一部分,[1][2][11]和[16](弗洛伊德,1950a)。

[45][《科学心理学设计》(1895)的“特殊活动”

[46][参阅《对心理活动的两个原则的系统论述》(1911b),标准版,第12卷,第222~223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穿书后,我和男主死对头he了改变斗破的穿越者木叶之次元修仙都市奇门医圣神秘复苏之我有尸骨脉诸天从替换角色开始似锦玫瑰软刺神话原生种全球游戏化:神级内测玩家真少爷从古代穿回来了总有偏执狂盯着我[快穿]视死如归魏君子难驯明王首辅开局得绝症,从王者陪玩开始无敌星海南城蛊惑臣下之妻昼夜曲线升迁:权道情谋清穿咸鱼攻略这个忍者明明不强却过分作死病美人穿成反派幼崽后摆烂了替身与白眼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