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毕业后一直做乡村医生。
对患者爱护备至,被称为“慈父李厄保”
。
1860年起开始研究催眠术,并且是第一位正式应用催眠术给病人治病的人。
1864年定居南锡,继续运用催眠术治疗神经症。
他治疗一般疾病时收费,但对同意接受催眠治疗的病人一律免费。
李厄保虽对催眠术的理论研究兴趣不浓,但却重视将催眠用于精神障碍治疗的方法,开心理治疗之先河。
继承李厄保事业的法国南锡的一个开业医生伯恩海姆(HippolyteBernheim,1840~1919),是法国神经病学家。
生于阿尔萨斯,在斯特拉斯堡大学获得医学博士。
刚开始行医不久就迁居到邻近的南锡。
在他作为神经病学家的25年中,上门求医的病人一直逐年增加,同时他还在市立医院主持门诊部的工作,并成为医学院的教学骨干。
和著名神经病学家梅纳特一样,他早年在大学附属精神病院也从事过一段治疗工作。
弗洛伊德知道伯恩海姆在六年前由于一个偶然的机会而研究起催眠术来的。
当时他无法治愈一个坐骨神经痛患者的痼疾,便领着患者到李厄保乡村医生的户外花园。
李厄保这个人可以说一半是天才,一半是神秘主义者,南锡医学院有些人还说他一半是江湖郎中。
不过无论如何,李厄保前后只施用了三次催眠暗示就把病人治好了。
后来,伯恩海姆又带过几个病人去请教,李厄保每次都能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他们的痛苦,有时还能妙手回春,为他们彻底治愈。
于是,伯恩海姆转而相信催眠术,并成为南锡学派的领导人。
他进一步发展了布雷德(JamesBraid,约1795~1860)关于催眠是一种暗示的理论。
其主要论文有:《催眠和清醒时的暗示》(1884)、《治疗学中的暗示及其应用》(1866)、《有关法医和精神病报告中的催眠和暗示》(1866)等。
伯恩海姆和李厄保创办了一家诊所,即所谓的南锡学派。
伯恩海姆教授对弗洛伊德的来访表示欢迎,并感谢他把自己的论著《暗示及其治疗作用》于1888年译成德文发表。
1892年,弗洛伊德还把伯恩海姆的《暗示研究》一文译成德文发表。
各科主任都热情接待了他,并听说弗洛伊德翻译过伯恩海姆、沙可的论著,对此表示赞赏。
弗洛伊德以访问学者的身份在南锡逗留了三个星期,细心地观察李厄保和伯恩海姆两位大师诊治了几十个性质不同的病例,如手麻痹、书写**、双腿瘫痪(肺炎引起)、上腹痛、坐骨神经痛、面部抽搐、各种古怪的癫痫发作,以及视力损伤、呕吐、失眠、食欲不振、忧郁症等,详尽地记下了每一个病例和病人几个星期的恢复情况,以及关于他们的疾病有无最终或永久治愈可能的愈后资料,同时还对取得现有成果的过程和原因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在向南锡学派学习的过程中,弗洛伊德获得不少启示。
首先,对催眠术的实质有了进一步的理解。
弗洛伊德在伯恩海姆著作的译序中指出:伯恩海姆医生的成就在于“把催眠状态与正常的精神生活和睡眠这些司空见惯的生活现象联系起来,从而剥去了催眠术的神秘外衣,使人们对它不再感到陌生……‘暗示’是催眠的核心,也是入门的钥匙。”
他声称对于那种认为催眠术仍然笼罩在梅纳特教授所说的“荒谬的光晕”
之中的观点,该书无疑是一次毁灭性的打击,读后能使人耳目一新。
[62]
其次,对实施催眠的必备条件亦更加明确。
南锡学派认为催眠术不适合各种疾病的患者,他们坚持只有经过医院里各科主任的彻底检查,并且确定没有器质性疾病,也没有身体原因引起的疾病时,才允许把患者送到催眠诊所治疗。
他们要求一切医护人员都不许会见病人,或指示病人做这做那。
再次,对催眠的机理有了深入的思考。
弗洛伊德深感催眠术有一个空白亟须填补,这就是深入探究催眠术的机理,从理论上阐明其因果关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